白玉米

作品数:433被引量:591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番兴明谭静杨引福张世煌齐广海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西南农业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糯玉米、优质蛋白玉米花培反应率的研究初报被引量:12
《西南农业学报》2011年第1期10-14,共5页何雪银 吴翠荣 田树云 苏月贵 覃兰秋 吴永升 文仁来 谢传晓 
广西科学基金项目(桂科青0991073);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发展基金项目(2006009);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项目(200908010-008B)
用82-1培养基对14份糯玉米和10份优质蛋白玉米的花培反应率进行了离体培养研究。结果表明,14份糯玉米材料中有13份具有花培反应,占参试糯玉米材料的92.86%,其中反应率最高的是作登糯玉米(出愈率3.16%);10份优质蛋白玉米材料中有5份具有...
关键词:糯玉米 优质蛋白玉米 花培反应 
优质蛋白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被引量:6
《西南农业学报》2010年第4期1032-1038,共7页谭静 田俊明 张学梅 白永刘 张培高 番兴明 
云南省高端人才引进项目(20080A006);国家地区科学基金项目(30960198)
运用加性—显性及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对8个优质蛋白玉米(QPM)自交系及其56个F1组合的9个性状进行分析,对各性状的遗传方差分量、遗传力、杂种F1代的基因型和杂种优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艺性状主要以显性效应为主,其次是显性与环境互...
关键词:优质蛋白玉米 农艺性状 遗传效应 
西南农业学报2007年第20卷总目次
《西南农业学报》2007年第6期1422-1430,共9页
关键词:杨武 人工合成小麦 杂交稻 水稻 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 产量性状 SSR 甘蓝型油菜 抗条锈 指纹图谱构建 烤烟质量 节节麦 CIMMYT 优质蛋白玉米 农业 学报 连续出版物 目次 
优质蛋白玉米自交系与普通玉米自交系产量配合力分析及其遗传关系研究被引量:4
《西南农业学报》2006年第3期351-354,共4页吴健聪 陈洪梅 张培高 番兴明 
国家948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03-Q03-3-10)
采用NCⅡ设计,以Mo17、丹340、黄早四、掖478为测验种,24个QPM优良自交系为被测系,分析了产量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的表现,根据产量配合力及杂种优势表现研究24个QPM自交系与4个测验种之间的遗传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4个被测系中,产量一般...
关键词:优质蛋白玉米 自交系 配合力 遗传关系 
四川省优质蛋白玉米自交系的遗传潜势及其利用被引量:1
《西南农业学报》2003年第3期6-10,共5页康继伟 张彪 王忠烈 
四川省科技厅"十五"科技攻关项目
应用NC Ⅱ交配设计,研究分析了四川省1991和2001年优质蛋白玉米9个农艺性状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自交系总体在大多数性状上仍保持丰富的遗传变异,有继续改良利用的潜力。一般配合力方差占遗传方差的比重大于55%的性状包括产量、穗行数...
关键词:四川 优质蛋白玉米 自交系 农艺性状 遗传参数 育种 
用CERES玉米模型模拟优质蛋白玉米品种叶片增长动态(英文)被引量:3
《西南农业学报》2001年第2期22-26,共5页番兴明 Attachai JINTRAWET 陈洪梅 
农业研究通常投入大 ,见效慢。用作物生长模型模拟技术 ,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理想方法。为了用CERES玉米模型模拟优质蛋白玉米品种叶片增长 ,在泰国清迈大学进行品种×播种期的双因素试验。试验有 3参试种 ,3个播种期 ,共 9个处理。试验结...
关键词:CERES玉米模型 最大叶面积指数 叶环 总叶片数 叶片干物质重 玉米 
大豆总DNA直接导入法培育优质高蛋白玉米材料研究被引量:18
《西南农业学报》2001年第1期8-12,共5页丁明忠 潘光堂 荣廷昭 杨婉身 张莉萍 付凤玲 
四川省"九五"生物技术项目
利用外源总DNA转导的花粉管通道法和经我们发展的减压渗透法将大豆总DNA导入玉米自交系统 4 8- 2和S3 7,在 74 3份后代材料中筛选出 8份高蛋白含量变异材料 ,它们的蛋白质与受体相比提高 2 0 %以上。用种子蛋白SDS -PAGE、谷氨酸 -草酰...
关键词:玉米 外源总DNA导入 变异材料鉴定 SDS-PAGF RAPD 高蛋白 品质育种 
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用玉米生长模型预测优质蛋白玉米品种的物候期(英文)被引量:1
《西南农业学报》2001年第1期34-37,42,共5页番兴明 ATTACHAI Jintrawet 杨峻芸 黄云霄 谭静 
ThisresearchwasfundedbytheFordFoundation
传统农业研究方法的研究结果通常具有地域性 ,周期长 ,且投入大 ,解决这一问题较为理想的方法是利用作物的生长模型预测作物生长发育的过程。一个品种×施氮量的双因素试验在云南省农科院试验站 (北纬 2 5° ,东经 10 9° ,海拔 190 0m...
关键词:玉米 预测 物候期 生长模型 生长发育 品种 播种期 遗传参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