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璧

作品数:563被引量:316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潘水萍谢晶段怀清朱寿桐杨劼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湖南女子学院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学评论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新时代中国文论话语建构的新路径——白璧德新人文主义的启示
《文学评论》2019年第4期5-12,共8页郝二涛 
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理论通过其中国学生传入中国,产生重大影响,这主要得益于白璧德的东方学学习经历及其所使用的话语分析法;其所彰显的平衡理念及其伦理意志倾向与中国佛学、儒学、宋明理学、道家思想观念相类似。这引发了五四新文化...
关键词:中国文论 新人文主义 白璧德 话语建构 
“国际人文主义”的双重跨文化构想与实践——重估学衡派研究被引量:3
《文学评论》2015年第1期110-119,共10页李欢 
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学衡派因与新派相颉颃的文化姿态而被扣上了"复古"、"反动"等帽子,其思想主张在学界长期受到遮蔽。上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者沿着"保守主义"、"古典主义"、"人文主义"三大维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析,但由于对白璧德与学...
关键词:人文主义 跨文化现象 文化实践 学衡派 国际 新文化运动时期 白璧德 文化姿态 
白璧德人文主义运动与现代新儒学被引量:6
《文学评论》2009年第6期112-119,共8页刘聪 
白璧德人文主义运动在中国产生的最重要效应是成为催生现代新儒学运动的重要思想资源,其目的不是保守而在于推进中国文化的现代化。白璧德的中国弟子们是在寻找儒家文化现代化路途上与白璧德结缘,白璧德为他们提供了阐释和发扬儒学的新...
关键词:现代新儒学 人文主义 白璧德 运动 文化现代化 中国文化 现代文学研究 文学批评 
林语堂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文学评论》2008年第3期222-223,共2页张桂兴 
2007年12月5日至8日,由漳州师范学院等单位举办的"林语堂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林语堂的故乡—福建省漳州市举行。这是漳州师范学院自2005年5月主办"漳州籍现代著名作家全国学术研讨会"以来的又一次学术盛会。来自海内外7个国家和地区的200...
关键词:林语堂 鲁迅 白璧德 漳州师范学院 国际学术研讨会 
别一种风范──梁实秋散文创作论被引量:5
《文学评论》1994年第6期82-90,共9页卢今 
别一种风范──梁实秋散文创作论卢今一对于梁实秋来说,1940年是他文学生涯中重要的一年。是年,他应《星期评论》主编之约,在该刊开辟了《雅舍小品》栏目,将中断了多年的散文创作重新拾了起来。“雅舍”是1939-1946年...
关键词:梁实秋 散文创作 《雅舍小品》 二元人性论 梁实秋散文 阶级性 白璧德 享受生活 “好政府主义” 抗战时期 
梁实秋与新人文主义被引量:32
《文学评论》1988年第2期80-94,157,共16页罗钢 
本文对梁实秋的文艺观与美国新人文主义的思想联系作了全面的剖析。文章指出,作为梁实秋文艺思想核心的并不是一般所谓资产阶级人性论(即自然人性论),而是与之相对立的新人文主义的善恶二元人性论,从这种人性观出发,梁实秋借鉴新人文主...
关键词:梁实秋 新人文主义 白璧德 浪漫主义文学 文艺思想 五四新文学运动 人道主义 自然人性论 古典主义 人性观 
小说旁证四则
《文学评论》1961年第5期123-129,共7页孙楷第 
杨思温燕山逢故人《古今小说》卷二十四[《夷坚丁志》卷九《太原意娘》]京师人杨从善,陷虏在云中,以干如燕山。钦于酒楼,见壁间留题,自称“太原意娘”;又有小词,皆寻忆良人之语。认其姓名、字画,盖表兄韩师厚妻王氏也。自乱离睽隔,不复...
关键词:白璧 燕山 姓名 太尉 原意 小说 酒楼 杜光庭 酒家 祝英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