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物教

作品数:1171被引量:1761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一兵王晓升刘召峰孙亮仰海峰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吉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世界哲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资本论》视阈中的当代金融资本崛起及其根源被引量:5
《世界哲学》2020年第3期15-23,共9页康翟 刘曦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青年课题)“《资本论》视阈下的当代资本主义金融化研究”(项目编号:2019EZX002)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资本主义发展史见证了金融资本的强势崛起,金融资本开始取代产业资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的主导性力量。在此背景下,整个社会日益盛行金融文化和金融投资理念,微观主体和日常生活的金融化变成现实。金融资本崛起...
关键词:金融资本 资本积累 拜物教 金融危机 
对物化的批判为何反而成为物化?——评阿多诺对海德格尔反主体理论的批判被引量:2
《世界哲学》2020年第2期27-38,160,共13页王晓升 
海德格尔在否定主客体框架的基础上来批判物化,在进行这样的批判的时候,他弱化了主体,把最基本的生存结构内化到人自身,使人顺从现代社会的物化结构。由于他弱化了主体的作用,所以他只能采用现象学直观的方法来把握存在,于是存在就变成...
关键词:阿多诺 海德格尔 物化 拜物教 
符号拜物教的表现形式及精神异化特质探析被引量:13
《世界哲学》2019年第1期5-13,160,共10页范宝舟 董志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中国自觉把握世界历史进程的文化建构研究"(项目编号:12BZX014)的阶段性成果
目前,对符号拜物教的研究,更多是在与马克思拜物教思想的对比中进行,并且在其具体表现形式及其异化特质的揭示上显得含混、抽象而不够明晰。本文认为,符号拜物教具体表现为意象拜物教、景观拜物教和能指拜物教。符号拜物教的异化特质深...
关键词:意象拜物教 景观拜物教 能指拜物教 精神异化 
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当代激进哲学被引量:1
《世界哲学》2015年第1期139-147,共9页周嘉昕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马克思的生产方式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创新研究"(10ZCX004)的阶段性成果
齐泽克所提出的"回到政治经济学批判",反映了当代激进哲学在批判资本主义"物化"现实的过程中推进意识形态批判的新的理论诉求。回顾卢卡奇以来西方左翼思潮的逻辑演进,分析齐泽克不同文本中关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及相关问题的讨论,可以证明...
关键词:意识形态 物化 拜物教 真实的抽象 资本逻辑 辩证法 
资本主义宗教与历史唯物主义——论马克思主义拜物教批判思想在20世纪的复兴被引量:3
《世界哲学》2012年第6期16-26,32,共12页张双利 
本文通过考察布洛赫、卢卡奇和本雅明等三位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的相关思想,具体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拜物教批判思想在20世纪的复兴。文章指出,以布洛赫为代表的这批中欧知识分子,通过对"犹太人问题"的反思而超越了韦伯关于"祛魅"的思想,...
关键词:资本主义的宗教 拜物教 历史唯物主义 
对张双利文的回应:资本主义作为计算的天国以及与之不同的另一条道路被引量:1
《世界哲学》2012年第6期27-32,共6页B.马丁 张双利 
在这篇回应中,我将主要讨论资本主义本身是一种宗教的问题,以及反资本主义的道路是否本身也具有宗教的气质,也就是说,这条反资本主义的道路本身是对世界的“再加魅”(reenchantment)还是对现代主义的“祛魅”(disenchantment)...
关键词:资本主义 商品拜物教 宗教批判 
鲍德里亚对马克思拜物教理论的误识及其方法论根源被引量:4
《世界哲学》2012年第5期88-98,161,共11页杨生平 韩蒙 
鲍德里亚通过对马克思拜物教概念、政治经济学批判模式等理论分析后认为,马克思的拜物教理论仅仅是一种心理学意义上揭示的人对实体物的迷恋,其政治经济学批判模式不仅无法实现对拜物教的颠覆,最终还会陷入到资本逻辑的普遍化之中。事实...
关键词:拜物教 政治经济学批判 使用价值 交换价值 象征交换 
穿越幻象 认同症兆——论齐泽克探讨意识形态理论问题的新途径
《世界哲学》2011年第5期89-97,共9页贺翠香 
齐泽克以其独特的视角将拉康的精神分析学与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思想结合起来,开创了一个以症兆、幻象、大他者、实在界、对象a、剩余快感等概念来解释和分析当代意识形态万象的新路径。这一新路径既包含了传统意识形态批判的"话语机制"...
关键词:商品拜物教 症兆 幻象 剩余快感 
科学中的文化迟滞
《世界哲学》1997年第4期46-53,共8页鲁旭东 J.阿盖西 
关键词:奥格本 莫扎特 爱因斯坦 理性主义 马克思 合理性理论 文化差距 普朗克 物理学家 拜物教 
马克思著作中意识形态的三元模式被引量:4
《世界哲学》1992年第6期39-48,共10页J.P.加里贝 世泉 雅风 
1848年,当马克思重新着手研究意识形态这个概念时,这个新词的使用还是很新鲜的,但已显示出这个词注定要被废弃。特斯杜·德·特拉希在1796年创造出意识形态这个词是为了确指一种对观念的研究,而对观念的研究,是根据孔狄亚克异常广泛的...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著作 三元模式 拜物教 规定性 形式概念 唯物主义 术语 社会性 语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