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海豹

作品数:259被引量:119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韩家波鹿志创马志强田甲申高祥刚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大连圣亚旅游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辽宁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科研计划项目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科研计划项目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辽东湾海域斑海豹幼崽的救助、病理解剖与死因分析
《现代畜牧兽医》2022年第6期71-75,共5页王震 王舒扬 宋新然 张芷源 鹿志创 李应东 田甲申 
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科研项目(201812、201822)。
2020年3月—2021年3月,辽东湾海域先后发现3头体质虚弱的斑海豹幼崽,发现后立即送至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进行救助。经几日救助后,斑海豹幼崽的身体状况并未得到明显改善,最终死亡。文章记录了3头斑海豹幼崽的外部形态特征,通过解...
关键词:斑海豹 幼崽 野生动物救助 病理解剖 死因分析 
结冰期辽东湾北部海冰和海水中典型污染物分析与评价被引量:1
《海洋环境科学》2022年第1期59-64,共6页王召会 胡超魁 田金 邵泽伟 葛延玮 吴金浩 
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项目(XLYC1907109);大连市杰出青年科技人才项目(2019RJ09);辽宁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228004);辽宁省海洋与渔业科研项目(201828,201824)。
本文根据2020年辽东湾斑海豹繁殖地海冰和海水的调查数据,分析了该海域水质状况,探讨了其污染物来源,并将两种介质的污染物浓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海冰融化水中石油类浓度明显高于同站位表层海水,重金属浓度则略高于同站位海水,P...
关键词:海冰融化水 斑海豹繁殖地 水质状况 
斑海豹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分析及比较研究被引量:3
《水产科学》2017年第4期509-513,共5页高祥刚 鹿志创 田甲申 韩家波 赫崇波 宋新然 
辽宁省海洋与渔业科研项目(201417);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资助项目(MM04-1516)
本研究采用LA-PCR扩增和引物步移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辽东湾斑海豹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进行了测定,并完成了基因组成和系统发生学分析。辽东湾斑海豹线粒体基因组长为16 754bp,其基因构成与其他海洋哺乳动物基本一致,包括37个基因(2个r...
关键词:斑海豹 线粒体基因组 结构比较 系统进化 
应用碳氮稳定同位素研究斑海豹(Phoca largha)的食性被引量:10
《生态学杂志》2015年第12期3453-3458,共6页田甲申 鹿志创 罗耀明 王召会 张胜久 韩家波 
辽宁省海洋与渔业科研项目(201417);海洋性行业科研专项(201105011)资助
通过检测以毛鳞鱼和大西洋鲱饲养6个月以上的幼年和成年豢养斑海豹(Phoca largha)肌肉、肝脏、肾脏、肺、毛发、触须和趾甲等组织的δ13C和δ15N值,获得各组织的分馏系数,结合辽东湾海域斑海豹肌肉、肝脏和肾脏等组织及辽东湾海域潜在...
关键词:斑海豹 碳氮稳定同位素 组织 食性 
豢养斑海豹生长规律研究被引量:7
《水产科学》2013年第8期471-474,共4页张培君 杨勇 韩家波 田甲申 王丽梅 鹿志创 
Ocean Park Conservation Foundation(MM15-1213);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科研项目(200920)
为研究斑海豹生长规律,达到科学饲养的目的,对大连圣亚旅游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豢养斑海豹进行体检,获取动物性别、年龄、体质量和体长等信息;通过SPSS 13.0软件对动物的生长曲线、体长—体质量关系和雌雄间生长差异进行分析。试验共获得3...
关键词:斑海豹 生长曲线 体质量 体长 
大连斑海豹自然保护区海域渔业资源现状初步研究被引量:6
《水产科学》2013年第11期646-652,共7页田甲申 韩家波 张明 李华琳 鹿志创 
国家海洋局公益项目(201105011);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科研项目(200920)
为系统了解大连斑海豹自然保护区及附近海域渔业资源的状况,于2012年3月下旬在大连斑海豹自然保护区海域以底拖网进行了15个站位的渔业资源调查,共发现游泳动物34种,隶属于9目26科,其中鱼类17种,虾类9种,蟹类6种,头足类2种。保护区海域...
关键词:斑海豹自然保护区 渔业资源 游泳动物 生物多样性 优势种 
基于卫星信标跟踪的斑海豹放流效果研究被引量:9
《兽类学报》2013年第4期300-307,共8页韩家波 鹿志创 田甲申 马志强 王召会 杨勇 王勤国 宋新然 彭志平 
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105011);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科研项目(200920)
利用卫星标记跟踪方法对斑海豹的野外释放效果进行了研究。2010年和2011年6月分别释放了4头和3头人工繁殖的2龄未成年斑海豹,2011年同时释放了3头野外出生的救助个体。标记斑海豹在释放后,7头人工繁殖斑海豹中的5头信标信号持续时间较长...
关键词:卫星跟踪 信标 斑海豹 分布 运动模式 
斑海豹的人工繁殖和饲养管理被引量:7
《野生动物》2011年第1期14-17,共4页韩家波 于长哲 杨勇 王勤国 宋新然 鹿志创 马志强 
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科研项目200920;国家海洋局公益项目201105011
以40头斑海豹(雌兽21头,雄兽19头)为研究对象,从2006年开始进行斑海豹的人工繁育试验。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分别成功繁育了2头、7头和8头斑海豹,成活率分别为33.3%,70.0%和66.6%。同时,对人工饲养条件下斑海豹的繁殖条件、孕期管理...
关键词:斑海豹 人工繁殖 饲养管理 
辽东湾斑海豹(Phoca largha)线粒体D-loop区异质型研究初探被引量:2
《生物技术通报》2009年第S1期248-261,276,共15页高祥刚 孙凡越 李云峰 鹿志创 韩家波 赫崇波 
国家海洋908项目辽宁专项(LN-908-01-01-06);辽宁省海洋与渔业科研计划项目(200801)
采用PCR技术和DNA克隆测序技术,随机测定了3头斑海豹mtDNA控制区(D-loop区)CSB-3上、下游1000 bp左右的序列,每头斑海豹任选14个克隆菌斑进行测序,结果所得序列均无重复,得到42个单倍型。结合GenBank已发表的斑海豹mtDNA控制区序列(Phoc...
关键词:斑海豹 MTDNA控制区 串联重复序列 异质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