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甲

作品数:501被引量:1279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常建华沈成飞肖如平冉绵惠杨红运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山西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官房:清代太行山村社祭赛与自治的新空间——以山西平定为中心
《历史档案》2024年第4期67-75,共9页王鹏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戏曲文物文献搜集整理与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7ZDA24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历代石刻戏剧史料整理研究及数据库建设”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2&ZD261。
清代太行山中部的村落官房属于村社共建的、具有独立性的公共空间,其显著特征有二:一是作为春祈秋报、群祀众神或迎神的新空间,二是作为乡役人员与耆老人等风俗教化、公共议事和处理各种事务的场所。官房虽源于古代里社传统,但又不同于...
关键词:官房 村落自治 保甲 乡地 
档案记录罪证:日本侵华时期在洮南实施的保甲制度
《兰台内外》2024年第33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顾笑颜 
洮南是侵华日军在东北实施14年殖民统治的战略要地。在洮南市档案馆馆藏伪满时期的日文档案中,有涉及洮南经济、文化、军事及交通等方面调查的档案文献,是日本为侵华做长期准备的罪证。馆藏日文档案《洮南县的保甲制度及保甲费用相关资...
关键词:档案馆馆藏 档案记录 档案文献 伪满时期 战略要地 殖民统治 日本侵华时期 保甲制度 
城市保甲重建与基层权势变动——以厦门为例(1934-1938)
《安徽史学》2024年第5期71-79,共9页杨巍巍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民国时期城市基层政权研究”(21CZS081)的阶段性成果。
1930年代,保甲制度重新恢复后,逐渐由乡村走向城市。厦门保甲制度的确立,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展开。起初,由于地方当局不够重视,厦门保甲组织形态相当松散,保甲职权掌握在以常务保长为代表的地方人士手中。1936年8月,围绕着国大代表推...
关键词:保甲制度 厦门市公安局 常务保长 基层政权建设 
清中后期川江水上盗匪的治理与困境——以重庆为中心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24年第3期17-28,共12页曹婷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近代中国寺庙概况量化研究”(批准号:18AZS020)阶段性成果。
乾隆以降,伴随着川江水运繁忙,水上盗匪日益猖獗,给沿江官、商、民造成了严重危害。巴县官府主要依靠水保甲防范与治理水上盗匪。水保甲作为一项常设制度,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中。乾隆年间,巴县官府编联沿岸的居户和船只。嘉庆时期,官府...
关键词:川江 水上盗匪 水保甲 治理 重庆 
亦土亦流:保甲制度推行与甘南藏区基层政治社会变革(1941-1949)
《近代史研究》2024年第4期109-126,M0005,M0006,共20页柳德军 
202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民国时期甘青民族地区保甲制度与基层社会变迁研究”(23AZS017);陕西师范大学中央高校一般项目(23ZYYBO10)的阶段性成果。
帝制时代,县为官僚机构之末梢;国民党执政后,乡镇保甲成为基层政权运转之主轴。保甲制度推行之前,甘南藏民只知有拉卜楞而不知有国家之法令。20世纪40年代保甲制度的推行,乡镇保甲机构的设立,丁马钱粮的派征,壮丁训练的实行,不仅为国家...
关键词:土司 保甲制度 甘南藏区 国家治理 
立新难弃旧:近代中国警察与保甲关系探析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7期116-133,共18页杨巍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民国时期城市基层政权研究”(21CZS081)。
在近代治安体系演进中,警察与保甲是其中的两大主流,二者互为影响,既相互竞逐又相互补充,形成一幅交错缠结的历史图景。清末民初时期,虽然警察已是治安舆论的焦点、国家政令的重心,但保甲并未因此消失,而是变身为治安实践中的一股潜流,...
关键词:近代中国 警察 保甲 城市 乡村 
明代乡约制度化进程
《历史研究》2024年第7期55-75,M0004,共22页解扬 
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2023年度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运作模式与王朝兴衰的关系”(23VLS009)阶段性成果。
明代中后期,乡约与保甲、社仓、义学结合渐趋紧密,经历了以保甲为基础、以乡约为统摄,到先定乡约、后定保甲的转变。其原因是政府保靖地方职能下渗,由官办乡约为先导,受张居正改革中考成法的影响,乡约逐步接受政府检核,以查验效果。乡...
关键词:明代 乡约 保甲 基层治理 制度化 
道光初期广西思恩府乡村保甲网络的重建——以思恩知府李彦章《思恩府新编保甲事宜》为重点
《河池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121-128,共8页周莹 
道光六年(1826年),李彦章在思恩府知府任上改革基层保甲组织,提出针对团练在内的六大弊病并制定出具体整顿计划。秉持精简流程、因地制宜、全面编查原则,他在府属州县采取了诸多措施以促治理,如减少手续以提高行政效率、防止差役需索、...
关键词:道光初期 广西思恩府 李彦章 新编保甲 乡村控制 
民国时期云南保甲制度与基层政权构建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论丛》2024年第2期40-48,共9页杨明辉 
云南省2019年度社科基金项目“国民政府时期云南保甲制度与基层政权演变研究”(项目编号:YB2019042)阶段性成果之一。
政府如何有效管理基层,即国家权力如何在地方层面得到落实与拓展,并与地方基层政权形成互动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保甲制度,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基层政权组织制度,在政权架构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不仅是政府强化基层控制...
关键词:民国时期 云南 保甲制度 基层政权 
清康熙时期东南沿海保甲规条研究
《传统中国研究集刊》2024年第1期72-86,共15页薛理禹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江南—马尼拉海上贸易西文档案(1769—1776)的整理、翻译和研究”(20BZS154)暨用友基金会第四届“商的长城”重点项目阶段成果
康熙年间,东南沿海督抚官员为维护本地治安,肃清盗匪,强化户口管理,陆续推出一批内容翔实、涵盖面广、系统严密的保甲规条。对于成龙《弭盗安民条约》和张伯行《申饬乡约保甲示》加以比较研究,可以发现,这一时期东南沿海保甲制具有重视...
关键词:保甲规条 《弭盗安民条约》 《申饬乡约保甲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