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德里亚

作品数:928被引量:1978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张一兵王晓升仰海峰孔明安夏莹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现代哲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劳动:人的自我实现还是自我束缚?——兼评鲍德里亚对劳动概念的理解被引量:1
《现代哲学》2017年第3期8-14,共7页王晓升 黄继红 
马克思认为劳动包含人的自我实现的维度和满足人的需求的维度。在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导致了劳动的异化,使劳动变成了只是满足人的需求的劳动。只有消除私有制、消除异化劳动,劳动才有可能成为人的自我实现的活动。而鲍德里亚认为,在发...
关键词:劳动 人的自我实现 结构价值 鲍德里亚 
21世纪为什么是维希留的时代而不是鲍德里亚的时代?被引量:5
《现代哲学》2014年第6期29-36,共8页卓承芳 
本文从法国理论家让·鲍德里亚与法国思想家保罗·维希留不同的学术思想背景出发,分别从"速度"何以超越"物"、"失神"何以超越"象征交换死亡"、"消失"何以超越"内爆"以及"超活"何以超越"超真实"等方面,阐述维希留如何可能取代鲍德里亚,...
关键词:鲍德里亚 维希留  速度 象征交换与死亡 失神 内爆 速度层 超真实 超活 
对象-物、符号-物、价值-物——对鲍德里亚的objet概念的辨析
《现代哲学》2013年第2期27-32,共6页蓝江 
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当代拉康化马克思主义思潮研究"(项目编号:12JJD710005)阶段性成果
鲍德里亚的objet概念是贯穿鲍德里亚一生的核心概念。这个概念在其早期和晚期发生了极大变化,我们很难用一个固定的中文词来翻译这个词。因此,在面对鲍德里亚的这个概念的时候,我们需要对这个概念进行仔细地辨析。可以看到,鲍德里亚的ob...
关键词:鲍德里亚 OBJET 辨析 
鲍德里亚:建筑美学关键词被引量:3
《现代哲学》2013年第2期33-39,共7页万书元 
教育部2009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空间消费的困境:对鲍德里亚城市空间批判的批判"阶段性成果(批准号09YJA720026)
鲍德里亚秉持原始主义和精英主义的美学价值取向,因此,他对当代西方城市(与建筑)和空间作出了"过度"(excess)和"不及"的"病理"诊断。所谓"过度",是指空间过满(人造空间过剩),技术过新(文明过剩,因此有仿真和代码过剩);所谓"不及",是指...
关键词:城市 建筑美学 鲍德里亚 诗意 
现代性的镜像认同:鲍德里亚论马克思、德鲁兹与福柯被引量:4
《现代哲学》2011年第4期14-21,共8页仰海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10BZX001)的阶段性成果
镜像认同是拉康自我理论的重要构成部分。拉康认为,人在婴儿时代的镜像认同就注定了人的自我异化与悲剧性存在,这是一种幻象中的认同。鲍德里亚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认为马克思、德鲁兹、福柯等人对现代性的批判,并没有真正地超越现代...
关键词:现代性 镜像认同 生产 欲望 权力 
符号政治经济学的“革命”--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解读被引量:5
《现代哲学》2009年第4期26-34,共9页张一兵 
鲍德里亚在《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提出,必须打破仅仅通过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来说明政治经济学的观念,因为新的差异性符号生产生成了不同于经济价值的符号交换价值,这种符号政治经济学观念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的全部理论基...
关键词:鲍德里亚 《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 差异性生产 符号交换价值 
虚无主义问题:从尼采到鲍德里亚被引量:3
《现代哲学》2009年第3期64-71,128,共9页仰海峰 
北京市"十一.五"社科规划项目"后马克思主义研究"(批准号:06BeZX015)的阶级性成果
虚无主义是尼采对西方文化的诊断。尼采认为,要摆脱虚无主义就必须进行价值重估,重申权力意志的创造性力量。虽然海德格尔与德鲁兹对尼采的评价大不相同,但在对权力意志的创造性特征的理解上,他们具有相似性。鲍德里亚认为,这种创造性...
关键词:虚无主义 创造 生产 消失 
形而上学的“生产”观念与生产辩证法--论鲍德里亚对马克思“生产”理论的批判及其误读被引量:3
《现代哲学》2009年第2期7-12,共6页夏莹 
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国外思潮研究创新基地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项目成果,项目批准号:05FCZD008;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项目编号:B10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
本文通过批判鲍德里亚对马克思的"生产主义"的批判,明确了鲍德里亚对"生产"的界定,即一种以观念来推导现实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基于对这种"生产"观念的批判,本文分析了鲍德里亚误读了马克思哲学中的劳动、价值以及辩证法等诸多概念的根...
关键词:生产 形而上学 辩证法 劳动 
鲍德里亚是一个后现代主义者吗?——兼论现代技术与后现代的关系被引量:5
《现代哲学》2008年第6期36-41,共6页孔明安 
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国外思潮研究创新基地"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项目成果;项目批准号:05FCZD008;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项目编号:B10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
鲍德里亚是否是一个典型的后现代论者,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内外学界争论的核心问题。本文认为,这一问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之争。在鲍德里亚思想是否归属于"后现代主义"之争的背后,它反映的人们对现代消费社会、后工业社会、仿真社会或...
关键词:象征交换 仿真 仿像 超真实性 现代性 后现代性 历史的终结 
青年鲍德里亚:从后马克思到反马克思主义被引量:8
《现代哲学》2007年第2期1-4,共4页张一兵 
通过对鲍德里亚早期理论立场的分析,该文强调鲍德里亚从来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其早期属于后马克思思潮立场,而《生产之镜》则是他告别后马克思思潮走向某种草根浪漫主义的过渡性文本。在这一文本中他公开地拒斥了马克思主义,而其从马克...
关键词:鲍德里亚 后马克思 《生产之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