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人生观

作品数:20被引量:3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久明杨文忠陈英关娅楠郑伟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理工大学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北京外国语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学理论》《中国莎士比亚研究》《哈尔滨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存在与超越——论皮兰德娄戏剧中的悲剧意识
《戏剧之家》2023年第28期13-15,共3页冯薇 
悲剧意识源自人们对自身命运以及不可避免的生死福祸的深刻思考,属于形而上的思想范畴。普通人对生命的思考自古希腊时期开始并延续至今,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广泛反映,因此悲剧意识具有明显的时代属性。皮兰德娄的戏剧作品在现代戏剧史...
关键词:悲剧意识 悲剧人生观 异化 存在 超越 
复得感:喜剧理论一种
《中国莎士比亚研究》2022年第2期93-102,共10页哈罗德·H瓦茨 鲁跃峰(译) 于传勤(校) 
使用比较文学、观众心理学、新历史主义、经典阐释学等方法,在对悲剧、喜剧演出及研究历史做了详尽的考证之后,提出了西方喜剧研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复得感^(①)。这种感觉可以维护个体生命安全感。罗伯特·W.柯里根那篇影响极大的...
关键词:复得感 辨认 部分认可 自居过程 深刻永恒的悲剧人生观 平凡流行的喜剧人生观 
多元思辨 发微探幽——陈瘦竹悲剧理论研究述评
《南大戏剧论丛》2019年第1期77-86,共10页支晓阳 
陈瘦竹在参照与比较西方悲剧理论的基础上,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为指导,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自己的悲剧理论主张。他认为,悲剧根源来自社会现实与矛盾,因这一根源的丰富性与不可消灭,悲剧仍蕴含着强大的生命力;悲剧冲突并...
关键词:陈瘦竹 悲剧根源 悲剧冲突 悲剧人物 悲剧人生观 
本真的生存方式:尼采悲剧人生观微探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8年第17期221-222,共2页王迎娜 
作为悲剧人生观的代表人物之一,尼采从古希腊的悲剧理论出发,在酒神精神和希腊精神中探究生命的悲剧起源问题,从叔本华的"生存意志"中发现生存的苦痛,并由此论述了人生存的悲剧性所在,形成其独具特色的悲剧人生观,在人本真的生存中发现...
关键词:尼采 悲剧人生观 希腊酒神精神 本真的生存方式 
鲁迅悲剧人生观及其在文本中的再现
《学理论》2010年第16期160-161,共2页王焕文 
文章以悲剧为切入点来探讨鲁迅悲剧人生观及其在他文本中的再现,以期能对鲁迅悲剧人生观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
关键词:悲剧意识 悲剧人生观 鲁迅 
非石非玉的悲剧人生观——论平儿
《文学与艺术》2009年第9期6-6,共1页孙佳 
《红楼梦》中,平儿有着特殊的地位,她是风姐的陪嫁丫鬟,被贾琏收在屋里作了“通房丫头”,属于“妾”的阶层。平儿协助凤姐管家,但她从不滥施权力,行事温柔识大体,深得众人喜爱。她对凤姐遵从“礼数”,处处维护主子的威严,自觉...
关键词:奴隶制 一夫多妻制 不觉醒 悲剧 
论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世界中的生存悖论与悲剧人生观被引量:1
《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20-21,24,共3页黄辉辉 
作为20世纪现代英国小说的先驱,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作品以一种新颖的结构和独特的风格反映了现代人生存困境的两极,展现了现代人生存不可摆脱的一系列生存悖论。在展现生存悖论的同时,伍尔夫最终找到了悲剧主义和悲剧的人生观作为肯定...
关键词:生存困境 生存谬论 悲剧主义 
从《安娜·克里斯蒂》中海的象征看尤金·奥尼尔的悲剧人生观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136-140,共5页赵亚珉 
2008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西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学误读研究;";2008年江苏省社科院研究项目"跨文化视阈下的文学误读研究";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英美文学特色课程"建设项目。
"美国悲剧之父"尤金·奥尼尔在海洋剧《安娜·克里斯蒂》中,以大海为象征,以大海——陆地作对照,生动地描写了安娜·克里斯蒂的堕落和新生,揭示了神秘命运的不可抗拒性。作家在描写水手绝望、凄惨生活的同时,折射出奥尼尔本人的悲剧命...
关键词:尤金·奥尼尔 《安娜·克里斯蒂》 大海 悲剧 
荒诞·痛苦·死亡——论海明威的悲剧人生观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4-6,共3页喻意 
海明威是二十世纪杰出的悲剧小说家。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失败"、"空无"、"痛苦"、"死亡"等思想。文章通过三个方面:世界的荒诞性,人生的虚无和痛苦以及死亡意识,来分析海明威的悲剧人生观,简要分析基悲剧人生观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海明威 悲剧人生观 荒诞 痛苦 死亡 
曹禺和奥尼尔的悲剧人生观比较被引量:1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59-65,共7页陈英 
尽管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不同,《雷雨》和《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都反映出相同的悲剧意识,触及了普遍意义上的悲剧主题,如个人的孤独,分裂的自我,神秘命运观(古希腊悲剧传统),遗传与环境决定悲剧命运(过去就是现在),以及人生的徒劳...
关键词:悲剧 命运 奥尼尔 曹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