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风波

作品数:23被引量:146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臧增亮张铭汪潮潘晓滨王劲更多>>
相关机构:解放军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暴雨灾害》《海洋与湖沼》《气象学报》《气候与环境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数值模式评估细尺度参数化方案在南大洋背风波生成源地的适用性
《海洋与湖沼》2023年第3期679-688,共10页何英 汪嘉宁 王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太平洋地球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西太平洋复杂地形下深海动力过程和与上层海洋的联系”,91958204号。
验证基于GM(Garret-Munk)大洋内波普适谱的细尺度参数化方案在不同海域的适用性,对于湍流混合研究来说非常重要。包含背景GM内波场的高分辨率数值模式被用于评估细尺度参数化方案在背风波生成源地处的适用性。细尺度参数化方案主要包括...
关键词:湍流混合 细尺度参数化方案 背风波 
三峡坝区一次冬季持续性晴空大风的成因分析被引量:3
《暴雨灾害》2022年第2期184-191,共8页范元月 张家国 枚雪彬 李洪兵 丁丽丽 
湖北省气象局科技基金项目(2020J03);水利部三峡库区局地气候监测项目(SK2019027)。
2021年1月中旬,三峡坝区出现了一次严重影响近坝区通航安全的持续性晴空大风过程(以下简称“21·1”坝区晴空大风)。使用常规观测资料及中尺度观测资料等,应用天气学分析和诊断方法,分析了“21·1”坝区晴空大风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成因。...
关键词:晴空大风 动量下传 背风波 逆温层 三峡坝区 
南岭地形对湖南省冻雨形成与分布的敏感性研究被引量:3
《灾害学》2021年第4期188-193,共6页秦沛 韩永翔 陆正奇 李嘉欣 刘善峰 高雅文 刘唯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875176)。
湖南南岭地形对冻雨形成与分布有重要影响。利用WRF模式模拟了南岭地形对冻雨进行了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静止锋是湖南冻雨形成的主要背景,WRF模拟的冻雨区域与观测吻合。山脉的降低或抬升,仅轻微地影响冻雨的空间分布和冻雨量,静止锋...
关键词:南岭地形 WRF模式 敏感性实验 冻雨 背风波 
连续两次飑线大风成因对比分析被引量:5
《干旱气象》2021年第5期796-806,共11页竹利 卢德全 廖文超 郑淋淋 
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青年专项(SCQXKJQN2020003);南充市科技计划项目(21YFZJ0028)共同资助。
采用多源气象观测资料,对2018年5月16日江苏省北部的连续两次飑线过程进行综合观测对比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两次飑线过程在相同天气系统影响下的不同环境场中产生,大别山背风坡的背风波扰动是这两次飑线的共同触发机制。(2...
关键词:飑线大风 背风波扰动 后部入流急流 冷池 
南海混合的能量源研究被引量:1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第4期9-15,共7页张茜 张小将 孙惠 杨庆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6009);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LTO1601);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项目(KLOCW1504);南海与菲律宾海混合与深海环流项目(GASI-IPOVAI-01-03);印尼贯穿流源区海洋动力与海气交换过程项目(GASI-IPOVAI-01-02);海洋上层混合过程参数化及实验验证项目(2016YFC1401403)资助~~
南海是全球内波高发区之一,也是强混合海区。本文利用公开的温盐、流场、风场等数据,结合理论模型分别给出了近惯性内波、内潮、背风波对南海混合的能量贡献及空间分布。三者输入南海的能量之和约为19GW,其中近惯性内波贡献27%;内潮贡献...
关键词:南海 混合 近惯性内波 内潮 背风波 
大别山地形对江淮飑线发展变化及组织结构的影响研究被引量:8
《气象科学》2017年第5期639-651,共13页王瑾婷 丁治英 赵向军 刘瑾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项目计划(973计划)项目(2013CB4301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项目(4153042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375058);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5LASW-A07)
利用中尺度WRF模式,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14年7月11—12日发生在江淮地区的一次飑线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地形敏感性试验和对比分析,研究了在经过大别山地形时飑线内部组织结构的变化特征以及地形对其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大别山 对流单体 谷风环流 背风波 
一类过山气流背风波问题解法探析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4期323-326,共4页张瑰 崔周进 张梅 毛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6163);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开放基金项目(LTO1205)
研究一类过山气流的背风波问题中产生的二阶变系数微分方程,对几种解法,如积分方程解法、幂级数求解法、构造特解法以及降阶法等,进行简要分析和评述.
关键词:二阶微分方程 变系数 幂级数 特解 降阶法 
太行山东麓焚风天气的统计特征和机理分析Ⅱ:背风波对焚风产生和传播影响的个例分析被引量:18
《高原气象》2012年第2期555-561,共7页王宗敏 丁一汇 张迎新 范军红 张守保 田利庆 
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预报员专项"太行山东麓焚风天气的统计特征及其机理研究"(CMGTG2009YB05)资助
利用中尺度模式WRF3.3对太行山东麓焚风典型个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太行山东麓焚风的发生和移动与山脉背风波密切相关。由此建立了太行山东麓焚风的概念模型:西北或偏西气流途经山西盆地、山西境内的山脉或高原,再越过太行山,在...
关键词:太行山东麓 焚风 概念模型 重力波 
水汽和潜热释放对背风波影响的数值试验被引量:1
《气象科学》2012年第1期38-44,共7页臧增亮 潘晓滨 汪潮 王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705020);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基础理论研究基金项目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ARPS进行了理想场的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水汽和潜热释放对大气层结稳定度的影响以及其在背风波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潜热释放对大气层结分布的影响要远大于水汽对大气层结分布的直接影响,如果没有潜热...
关键词:背风波 水汽 潜热释放 大气稳定度 
小振幅背风波的非线性特征及水汽敏感性试验
《应用气象学报》2011年第5期597-603,共7页徐良韬 林文实 张义军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10CB4285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30960;41005006)
从Scorer的背风波发生理论条件出发,首先考虑3层均匀干空气,利用WRF模式模拟出干空气条件下的小振幅拦截背风波动,波动主要发生在2~5 km的高度范围,波长为8 km左右,这与之前的观测和模拟结果相一致。分析表明:形成平稳背风波动过程中,...
关键词:背风波动 WRF模式 非线性 水汽 数值模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