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害人救济

作品数:18被引量:3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高路刘文燕徐振华赵树坤张华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林业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兰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原工学院学报》《民主与法制》《楚天法治》《社会科学家》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网络恐怖主义犯罪被害人救济困境与出路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22-33,共12页陈小彪 刘利 
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一般项目“文化安全的刑法保护研究”(16BFX062);2018年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网络恐怖主义犯罪被害人救济研究”(CYS18166);西南政法大学2018年度学生科研创新项目“被害人教义学视域下个人信息刑法保护研究”(2018XZXS142)。
网络恐怖主义犯罪是特殊形态的恐怖主义犯罪,较于传统恐怖主义犯罪,其被害人内涵富有新意蕴,具有网络与现实二元化、群体性增强、思想异化概率大等特点。恐怖主义犯罪网络化使得受害范围扩大,而现有被害人救济体系因预防被害人恶逆变、...
关键词:网络恐怖主义 被害人救济 精神救济 被遗忘权 网络预防 
被害者视角:刑法何以保护人工智能体被引量:1
《刑法论丛》2019年第4期28-50,共23页贾健 冉宇 
2018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推进国家监察全覆盖研究”(18JZD037);2018年度最高人民法院司法研究重大课题“刑事裁判公众认同问题研究”(ZGFYKT2018-1905);2018年度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人工智能体的刑法归责问题研究”(18SKGH007);2018年度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刑事司法视域下的违法性认识研究”(2018XZXS-145)的阶段性成果
人工智能体在广泛地参与人类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其独特的利益诉求、与生俱来的利他性以及未来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可能性使得其理应获得类似于人类主体的法律主体性地位.人工智能体将承载越来越多的人类道德情感并与社会秩序产生日益紧密...
关键词:人工智能体 被害人主体地位 保护途径 被害人救济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公安机关撤销案件问题探究被引量:2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24-30,共7页庄惠阁 卢换敏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司法上的一重大举措,是为了进一步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提高办案质量与效率。为落实该制度,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制定《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
关键词: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公安机关撤销案件 国家重大利益 被害人救济 
擅自出售他人不动产行为的认定
《中国检察官》2018年第10期9-12,共4页周子简 沈怿昕 
对于刑民交叉案件,可以通过"危害结果——占有转移——被害人认定——行为对象——非法占有手段"五个步骤来分析认定。对于擅自出售他人房屋,相对人善意时取得房屋所有权,房屋原所有权人财产受损的行为,可以以房管局作为处分权人,从而...
关键词:刑民交叉 占有转移 三角诈骗 善意取得 被害人救济 
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完善
《楚天法治》2017年第33期232-232,共1页滕欣子 
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适用至今经过了初创、发展和停滞三个阶段,该制度适用过程中存在对涉罪未成年人调查评估不足、所附条件不明确以及考察帮教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本文将从调查评估的完善、附条件内容的细化、被害人救济机制、监督机制...
关键词:附条件不起诉 被害人救济 考察帮教 
著作权犯罪若干问题思考被引量:1
《中原工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48-55,共8页张晓伟 
对于著作权犯罪,我国刑法规定了侵犯著作权罪和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两个罪名,分别规制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和销售侵权复制品的行为。但是,司法实践对著作权犯罪行为的认定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对著作权犯罪与非法经营罪认定上的混乱,缺乏对被...
关键词:著作权犯罪 被害人救济 刑罚结构 买方市场规制 
在司法改革背景下完善被害人权利保护制度的对策建议
《天津检察》2017年第2期37-40,共4页张坤淑 
完善被害人权利保护制度,不仅是保障被害人人权,维护被害人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下我国司法改革促进司法公平公正的题中之义.笔者结合自身在基层检察院工作的经验,深刻剖析审查起诉阶段、法庭审理阶段,被害人权利保护中存在...
关键词:被害人权利保护 被害人救济 被害人知情权 
知识产权刑事和解制度的路径解析被引量:1
《蚌埠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170-174,共5页周平 
安徽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CXJJ2014151)
从被害人角度出发,分析现有刑事谅解、刑事自诉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缺陷,其根源在于对被告人惩罚的价值追求和被害人诉讼地位的缺失。基于被害人本能需求、被告人利益契合以及两者之间关联关系等因素,知识产权刑事和解制度可以为...
关键词:知识产权 刑事和解 被害人救济 
论刑事侵权责任的概念被引量:3
《刑法论丛》2015年第2期272-306,共35页蒋凌申 
福建省教育厅教育科研A类项目《刑事和解的责任互动机制研究》(JAS14069);福州大学(高水平)科研扶助基金专项课题《刑民责任的良性互动机制研究》
刑事侵权责任,是指刑事侵权行为发生后,行为人所需承担的刑事责任与侵权责任的责任综合,是刑民责任互动的实体平台。刑事侵权责任作为一个整体,可以实现各责任功能的整合与配合——"刑事侵权责任的救济功能=刑事责任的救济保障功能+侵...
关键词:刑事侵权 刑事责任 侵权责任 刑民互动 被害人救济 
论犯罪行为致损害赔偿法律冲突之现状与完善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62-66,共5页王玮 
犯罪行为致损害赔偿在刑事法律和民事法律规定的赔偿范围等方面存在冲突,影响了被害人权益的实现。导致该问题的原因是刑法忽视了对被害人权利的关注,而司法解释过于重视司法效率和解决信访问题。因而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在法律上...
关键词:犯罪行为 损害赔偿 经济损失 精神损失 对被害人救济 对被害人补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