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害人权益

作品数:180被引量:266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杨翠芬谢丽珍郭丹张希平石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人民检察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刑民衔接”保障电信网络诈骗被害人权益
《人民检察》2024年第13期69-70,共2页孔德雨 
2024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电信网络诈骗被害人权益保障的检察“刑民衔接”路径探究》(GJ2024A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近年来,国家投入大量精力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以下简称“电诈”),取得了很大成效,但电诈案件仍然多发。归其原因,电诈行为人难以抓捕,为其犯罪有意或无意提供帮助的人员(以下简称“帮信人”)众多,犯罪土壤难以清除是主要因素之一。2022年...
关键词:电信网络诈骗 被害人权益 抓捕 刑民 行为人 犯罪 打击 
犯罪所得保全扣押制度之借鉴──以涉众型经济犯罪中被害人权益保护为视角被引量:1
《人民检察》2019年第2期73-76,共4页单鲲 
当前,涉众型经济犯罪逐渐呈现组织化、精细化、巨额化等特点。相比其他犯罪,该类犯罪的被害人多、涉案金额大且追赃困难,从而给金融管理秩序、公民个人财产乃至社会安定稳定造成巨大破坏。受困于制度设计上的不完善,即使能够及时将犯罪...
关键词:涉众 犯罪所得 保全 扣押 
未成年被害人权益保护现状与完善——以重庆市S区检察院办案实践为视角被引量:3
《人民检察》2018年第8期60-62,共3页张红良 
加强对刑事案件中未成年被害人保护,是恢复性司法理念的价值诠释和人权保障的必然要求。在司法实践中,能够接触刑事案件未成年被害人的司法主体主要是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作为刑事诉讼的中间环节,既全面审查侦查...
关键词:未成年被害人 司法实践 被害人权益 保护现状 检察院 重庆市 恢复性司法理念 办案 
强制医疗程序中被害人权益保护的不足与强化被引量:1
《人民检察》2016年第1期76-77,共2页艾新平 
强制医疗程序是为了实现减少或者避免危害社会行为发生和保障精神病人健康利益的目的,对精神病人人身自由予以一定限制并对其所患疾病强行治疗的特别刑事诉讼程序。但是,我国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在强调保护精神疾病患者利益的同...
关键词:刑事诉讼程序 被害人权益 权益保护 医疗 刑事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 危害社会行为 精神病人 
刑事公诉案件被害人权益保护困境与出路被引量:1
《人民检察》2008年第24期26-28,共3页尚垚弘 
当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刑事诉讼立法均采取了以公诉主义为主的刑事起诉制度,在这种制度下,由于弱小的犯罪行为人和强大的国家公权力之间力量对比的悬殊,使得理论界和实务界把关注的目光更多地投向了犯罪行为人,在我国,尤其是在...
关键词:刑事公诉案件 权益保护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被害人 困境与出路 犯罪行为人 刑事起诉制度 刑事司法制度 
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被害人补偿制度被引量:18
《人民检察》2006年第09S期13-15,共3页尹伊君 
联合国1985年通过的《为罪行和滥用权力行为受害者取得公理的基本原则宣言》第12条规定:“当无法从罪犯或者其他来源得到充分的补偿时,会员国应设法向下列人等提供金钱上的补偿:遭到严重罪行造成的重大身体伤害或身心健康损害的受害...
关键词:国家补偿制度 被害人权益 中国国情 刑事诉讼体制 身心健康 发展中国家 受害者 第12条 
刑事自诉案件立案标准应放宽被引量:2
《人民检察》2006年第04S期62-63,共2页王玉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于自诉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犯罪事实清楚,有足够证据的案件,应当开庭审判;对于缺乏罪证的自诉案件,如果自诉人提不出补充证据,应当说服自诉人撤回自诉,或者裁定驳回。这一规定对被害人...
关键词:刑事自诉案件 立案标准 被害人权益 事实清楚 刑事诉讼法 人民法院 证明标准 公平正义 自诉人 证据 
和解不起诉制度初探被引量:9
《人民检察》2005年第11S期49-51,共3页汤啸天 
从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出发,无论是被害人权益还是犯罪人的权益,都应在刑事程序上给予同等尊重。以和解不起诉制度替代对暂缓起诉制度的探索,其目的正在于此。同时,和解不起诉制度中严格的义务性规定,将足以促使犯罪嫌疑人真诚悔罪。
关键词:被害人权利 暂缓起诉 和解不起诉 恢复性司法 不起诉制度 和解 被害人权益 暂缓起诉制度 犯罪嫌疑人 刑事程序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与论证被引量:33
《人民检察》2004年第10期9-13,共5页汤火箭 
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制度有利于被害人利益的恢复和未成年犯罪人重返社会,是未来刑事司法政策的必然选择之一。新西兰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和解制度运行效果良好,是各国刑事和解理论研究与司法实务较为推崇的范例。我国应当顺应世界...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 刑事和解制度 被害人权益 家庭会议 
权益救济与司法公正——兼谈扩大相对不起诉范围的现实意义被引量:3
《人民检察》2002年第11期18-20,共3页唐小琳 
被害人的利益不能得到司法救济,就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司法公正。贴近现实的司法公正,是我们的必然选择。扩大相对不起诉范围,能够兼顾当事人权益和社会整体利益。
关键词:被害人权益 司法公正 相对不起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