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义

作品数:3658被引量:4377H指数:2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徐山刘清国鲁洪生毕宝魁钟如雄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山东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汉字文化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尔雅·释乐》词义新解
《汉字文化》2024年第13期90-93,共4页刘婷 牛香兰 
青海省2021年“昆仑英才·高端创新人才”计划资助项目成果
《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词典,大概写于战国秦汉年间,晋郭璞注,该书收集了丰富的百科名词及普通词语。《尔雅·释乐》由于时代距离较远,郭注在今天看来也未能对词义作出合理的解释,对《尔雅·释乐》中的词义作出新的阐释,才能更好地理...
关键词:释乐 词义 本义 词义关系 义疏 
也说“牝牡”
《汉字文化》2024年第9期94-96,共3页刘洪宇 
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朝鲜本《龙龛手鉴》点校整理”(项目编号:22FYYB063);基础教育研究成果培育专项一般项目“高等师范院校文史类专业汉字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F师范大学为例”(项目编号:2020JCJY09);本科教学工程项目“中国历代秘书人物整理与研究”(编号:2020JYXM49)的阶段性成果
“生命诞生于牝牡相合”这一观点源于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生命观。文章以《中华字海》《汉语大字典》中“牝”“牡”二字(词)为线索,对其文字源流、词的本义、比喻义等方面展开讨论,对于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文化以及造字原理等方面具...
关键词:牝牡 本义 异体字 比喻义 
“乐”“药”“疗”词义及其关系探究
《汉字文化》2024年第9期124-127,共4页张隽姣 亓娟莉 
“乐”“药”“疗”的关系因其形、音、义与音乐疗法的关系而显得十分特殊,学界亦有“乐药同源”的说法。本文从同源词成立条件角度考察“乐”“药”“疗”的音义关系。语音方面,三者上古音相近,同时“乐”作为声符参与了“药”“疗”...
关键词:“乐”“药”“疗”本义 语音 词义 同源词 
释“解”
《汉字文化》2024年第5期121-123,共3页吴昊 
文章从文字演进序列及出土古文字字形着手,参考《左传》《礼记》等传世文献及包山楚简、清华简等出土简牍,加之考古发掘等线索,探究“解”字之本义,认为其基本义应当是物体的某个部分从整体上脱落、剥离,并由构字部件推测其与先民的牛...
关键词:“解”本义 古文字学 出土文献 牛崇拜 
“责”字本义发覆
《汉字文化》2024年第2期113-116,共4页白笑天 
学界目前对“责”字本义有不同观点。王力主编《古代汉语》认为“责”字本义是“债”;相关字书大多取《说文解字》义项,认为其本义为“求、索取”;也有将二者进行折中认为“债”是“责”的古今区别字;也有认为“责”本义为“赋税”。通...
关键词: 本义 发覆 
释“殷”
《汉字文化》2023年第17期184-187,共4页王刚 
2022年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城市建设视角下的黄河文化继承载体与传播途径研究”(批准文号:豫科[2022]13号。项目编号:2224004103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为黄河文明中奴隶制社会的代表,殷商是我国迄今为止最早留下文字记载的王朝。商王朝前期,国都频繁迁徙,直至盘庚迁殷定都才有了长期的稳步发展,后世称之为“殷”或“殷商”,但关于“殷”字的本义及其文化含义历来众说纷纭。文章试从...
关键词:“殷”本义 生育文化 剖腹取子 
“驕”字语源义探微被引量:1
《汉字文化》2023年第14期150-152,共3页赵梦溪 
同源词是由根词和同源派生词形成的词族,从同一母文孳乳分化出来的一族字,和母文在形体上有密切的联系,读音相同或相近。本文从“驕”字及其根词“喬”字入手,通过同源词系联,推测出“驕”具有“高”的语源义。
关键词:“驕” 同源词 本义 
从甲骨文及金文探析“齐”字本义被引量:1
《汉字文化》2023年第5期69-73,共5页吴奇敏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稷下学派文献整理与数据库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9JZD011);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管仲的故事”(项目编号:17CKPJ15);四川省郭沫若研究中心重点研究项目“郭沫若《管子集校》研究”(项目编号:GY2018A08)成果。
“齐”字在甲骨文、商代晚期至春秋时期这一时段金文中,多被刻画为三个谷穗整齐排列的样子。根据甲骨文和金文字形,文章将“齐”和与之音同音近语义相通的字联系起来,运用系联法,结合诸家经传,探求“齐”的本源和本义。段玉裁用“地”...
关键词:甲骨文 金文  谷物 
《说文》“宀”部字现代使用情况研究
《汉字文化》2022年第14期14-16,共3页张鹏凯 
文章梳理《说文解字》中部分“宀”部汉字,通过与《通用规范汉字表》比对,选取宀部字中尚存于一级字表的字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归纳其本义的保存情况为:本义保存、本义不存和本义隐含三类。最后得出结论,许慎对本义说解是合理的,汉字记词...
关键词:《说文解字》 本义 保存情况 
“易”字形义探源
《汉字文化》2022年第S01期195-197,共3页陈海波 
易字从日从勿,本义为“日覆云,暂见也”,晹是其后起字。“勿”的“开”义素是核心义,贯穿于勿字族、易字族和相关词汇中。《易经》“变易简易不易”的哲学思想,其渊源非“蜥蜴”,亦非“日月”,乃云开日出时云影光色的天象变化。
关键词:  本义 义象 字形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