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关自守

作品数:549被引量:323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郑杭生郑祖铤张五常孙宏根刘剑华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社会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新湘评论》2018年第3期33-33,共1页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日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关键词: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 原理 资产阶级 世界市场 闭关自守 自给自足 各民族 
西学东渐近代史上的留学生
《看历史》2014年第10期76-81,共6页
马克思曾说:“满族王朝的声威一遇到英国的枪炮就扫地以尽,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破了产,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开始同外界发生联系。”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闭关自守的状态被打破。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
关键词:留学生 西学东渐 近代史 近代中国社会 闭关自守 鸦片战争后 社会转型 马克思 
恩格斯看甲午战争:农耕中国闭关自守排外导致必输
《科学大观园》2014年第9期66-67,共2页张煌 
当中日甲午战争的消息传至欧洲,恩格斯尽管已是74岁高龄的古稀老人,却仍以哲学家的敏锐思维,站在人类社会文明演进的历史高度,适时地对这场战争作了点评.在与友人的书信中,恩格斯就中国战败的原因及影响给出了精辟而独到的见解.在120年...
关键词:甲午战争 恩格斯 中国 农耕 社会文明 哲学家 
说清朝闭关自守不准确?被引量:1
《文史博览》2014年第3期40-40,共1页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李伯重指出,历史学家必须不断地为社会大众提供新的见解和看法,这就需要不断挑战过去。这不是故意去挑战,而是根据新的材料,运用新的方法,应对新的社会需求和社会心理而提供的对历史的新看法。
关键词:闭关自守 清朝 清华大学 社会大众 历史学家 社会心理 社会需求 历史系 
思品课导行教学“四结合”
《辅导员(中下旬)(教学版)》2009年第1期48-48,共1页段红岩 
“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叶圣陶语)儿童生活的社会是一个整体,对儿童产生影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儿童的发展也是整体,因此促进儿童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的课程应该是综合的。在思品教学中,要一改以往学.
关键词:“四结合” 导行 教学 社会性发展 儿童生活 品德形成 闭关自守 家庭教育 
白璧有微瑕——关于初中历史教材建设的几点建议
《中学历史教学》2000年第9期19-20,共2页王泽坤 
世界是一个整体。作为整体世界的历史并不是国别史、地区史的堆砌,而是有内在联系的客观世界的有序发展。因此,世界历史有一个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人类社会只有不断克服原始的闭关自守的状态,才能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使历史成为...
关键词:初中历史 教材建设 闭关自守 克服 整体 世界历史 理解 人类社会 客观世界 内在联系 
刍论对外开放
《理论与当代》2000年第Z1期37-38,共2页周琳 
唯物辩证法认为,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领域的事物都处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普遍联系之中。任何一个不同其它事物发生联系,绝对“封闭”的事物,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存在和发展。 纵观人类社会历史,就是一部相互交往。
关键词:对外开放 毛泽东 社会主义国家 刍论 民主革命时期 资本主义国家 闭关自守 向外国学习 师夷长技以制夷 人类社会 
论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丰富内涵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5-8,共4页胡绍华 
关键词: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 丰富内涵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闭关自守 资本主义发达国家 吸收借鉴 吸收和借鉴 内向型经济 先进技术 国际经济 
马克思论近代中国社会的特点和性质被引量:3
《求索》1999年第2期97-102,共6页郑祖铤 
正确地认定一个国家社会的特点和性质,是抉择这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基本依据。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至今似乎得到了公认,然而,这个结论实属来之不易,它经历了一个长期探讨和争论的过程。19世纪...
关键词:马克思 近代中国社会 土地所有权 家庭手工业 资本主义 闭关自守 社会经济结构 东方社会 鸦片战争 小农业 
刘古愚与游甘书感——编写教育史札记
《教育革新》1999年第4期44-46,共3页王悦 
1903年春,刘古愚坏着"融合汉回,同施教化"的祈愿,应甘制军崧藩的邀请,从咸阳来兰州讲学,聘为甘肃文高等学堂总教习。阴历8月13日,因劳瘁过度去世,走完了他职守"庙堂"而孜孜以求救国救民之道的人身旅程。《游甘书感》是他人生道路最后旅...
关键词:刘古愚 甘肃 闭关自守 教学工作 历史人物 人生道路 贡院 社会人生 兰州 黄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