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性人格障碍

作品数:98被引量:179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蚁金瑶严文华谢莉陶嵘钟杰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北京大学中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北京市科委课题山西省卫生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团体辩证行为疗法——核心技术介绍
《心理与健康》2024年第2期44-46,共3页苏朝霞 叶林 
辩证行为疗法是行为疗法的“第三浪潮”,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认知行为疗法,原本针对边缘性人格障碍,因其治疗效果良好发展而来。辩证行为疗法经过发展改进,可以适用于多种心理障碍,比如进食障碍、物质滥用、难治性抑郁症等;适用于青少年、...
关键词:边缘性人格障碍 难治性抑郁症 认知行为疗法 物质滥用 进食障碍 智力障碍 住院治疗 辩证行为疗法 
青少年女性边缘型人格障碍脑灰质体积及功能连接异常与情绪失调的关系被引量:1
《中华精神科杂志》2023年第5期354-360,共7页张丽萍 银春燕 黄国平 杭亚明 谢雅 张培 张瑜敏 梁旻璐 吴云 王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71289);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BE2019609);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19pj053)。
目的分析青少年女性边缘型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BPD)患者脑结构和功能连接的异常特征,探索其与情绪失调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2~17岁女性BPD患者18例(BPD组)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对照...
关键词:边缘性人格障碍 磁共振成像 灰质体积 23项边缘症状清单 功能连接 
双相Ⅰ型与双相Ⅱ型抑郁障碍患者自伤自杀特点分析被引量:1
《医学研究与教育》2023年第2期10-17,共8页崔利军 杨永涛 刘俞董 韩紫非 郭艳梅 
河北省财政厅、河北省卫生健康委政府资助临床医学优秀人才项目(361014)。
目的研究双相Ⅰ型与双相Ⅱ型抑郁障碍患者自伤自杀的特点。方法97例住院双相抑郁障碍患者,其中双相Ⅰ型43例(44.33%),双相Ⅱ型54例(55.67%);对患者自伤的频度、自伤的方式、自杀意念、自杀次数、自杀方式进行问卷评定;采用汉密尔顿抑郁...
关键词:双相障碍 自伤 自杀 边缘性人格障碍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家庭因素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影响及治疗被引量:1
《社会科学前沿》2022年第5期1737-1741,共5页肖晶晶 
边缘性人格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性障碍,生物学因素、家庭因素及脑病学都可能对其产生影响,主要以情绪失调、冲动性、认同障碍、不良的人际关系以及自杀或自伤等暴力行为为表现形式,人际关系模式一般较为紧张及不确定。通过梳理家庭因...
关键词:边缘性人格障碍 家庭 情绪 行为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神经生物机制及研究进展被引量:3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2年第4期635-640,共6页陈芸莉 严万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2060195)。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是不以自杀为目的,直接且故意伤害自己身体的行为,已经逐渐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特别是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本文对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神经生物机制及治疗方法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
关键词:非自杀性自伤 边缘性人格障碍 内源性阿片肽 辩证行为疗法 
心理动力学取向和药物治疗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对比分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1年第9期92-93,共2页罗杨 
对比分析心理动力学取向与药物疗法对边缘性人格障碍(BPD)。方法:BPD患者40例,对照组(药物治疗)、观察组(心理动力学取向和药物治疗)各20例。结果:通过治疗,观察组边缘症状改善优良(P<0.05)。结论:心理动力学取向和药物治疗BPD,效果比...
关键词:心理动力学 药物治疗 边缘性人格障碍 
伴与不伴边缘性人格障碍的首发中青年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临床症状的差异及其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1年第4期750-753,663,共5页李宁 韩克艳 王育梅 胡蕊 高媛媛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计划项目(20180241)。
目的:比较伴与不伴有边缘性人格障碍(BPD)的首发中青年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及临床症状的差异,并分析相关性。方法:选取自2017年3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首发中青年抑郁症患者167例,按照纳入标椎及排除标椎,剔除21例不符合者,最终入组...
关键词:抑郁症 边缘性人格障碍 认知功能 中青年 临床症状 
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杏仁核和前额叶与全脑的功能连接特征被引量:4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0年第6期1077-1082,共6页曹万依 廖海燕 蔡赛男 彭婉蓉 刘朝霞 谭长连 蚁金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0034)。
目的:分析边缘性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BPD)患者情绪加工的核心脑区(杏仁核和背外侧前额叶)与全脑的功能连接特征。方法:35名BPD患者(19男,16女)和36名健康对照组被试(16男,20女)完成系列心理评估量表与静息态功能...
关键词:边缘性人格障碍 杏仁核 背外侧前额叶 神经影像学 
失独者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形成与移情焦点治疗被引量:1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89-94,共6页刘炳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失独人群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其救援机制研究”(19BSH147)。
克恩伯格的整合性客体关系理论及其移情焦点治疗不仅在西方边缘性人格障碍诊断与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而且在应用于我国文化下的边缘性人格障碍治疗中也有很好的心理病理解释效度和治疗效果。能否把这些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分析中国...
关键词:核心客体 边缘人格障碍 移情焦点治疗 失独父母 政府主导 
黑暗私密回忆录为啥会流行?
《世界博览》2020年第11期94-96,共3页本·雅格达 
1993年《移魂女郎》一书出版,这本书与大概30年前的《钟形罩》一样,讲的是青春期女孩患上精神疾病的故事,但区别在于,作者苏珊娜•凯森在开头就附上了她在麦克林医院的病例记录第一页的复印件,上面完完整整地写着她的姓名、出生日期、父...
关键词:边缘性人格障碍 《钟形罩》 病例记录 精神疾病 出生日期 麦克林 苏珊娜 青春期女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