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审读

作品数:53被引量:93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虞沪生阎为民张瑞清富群华游俊更多>>
相关机构:湖北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北京机械工业学校装甲兵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北京文学(精彩阅读)》《法学研究》《出版科学》《鞍山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图书编辑审读把关的重点及对策
《传播力研究》2023年第18期130-132,共3页张周鹏 
图书出版作为重要的文化阵地,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编辑作为图书质量的把关人,在出版过程中,必须增强审读把关能力,守好导向关、质量关,将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作为审读把关的首要政治原则和工作原则。基于此,本...
关键词:图书出版 审读把关 法规依据 重点内容 主要对策 
论编辑审读教育类实证论文的事实与价值观照被引量:1
《出版参考》2022年第4期78-80,共3页吕允英 
近年来,教育实证研究蓬勃发展。学术期刊在为优秀教育实证研究论文提供更充分的发表平台的同时,也对编辑的专业理念和审读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编辑既需要警惕事实维度的数据迷雾与局部遮蔽,又需要观照价值维度下的本质疏离与标准困局...
关键词:实证研究 研究范式 研究方法 研究数据 价值观照 
校对通读与编辑审读的区别与联系
《视界观》2021年第10期0421-0421,共1页米拉古·白克力 
作为新闻出版当中的重要环节,校对和编辑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新闻最终的出版质量。而尽管校对和编辑都是对新闻内容的把关,但是两者之间的侧重点具有一定的差异。只有把握校对通读和编辑审读之间的关系,才能够确保新闻内容出现更加顺利,...
关键词:校对通读 编辑审读 区别 联系 
校对通读与编辑审读的区别与联系探析
《休闲》2021年第2期0075-0075,0077,共2页朱超 
校对通读和编辑审读使图书出版的相关工作流程,能够保证图书内容的完整度和准确度,为此,本文将围绕校对通读和编辑审读的定义、校对通读和编辑审读的区别以及二者存在的联系进行讨论,从而更深入了解图书出版行业,促进其高速发展。
关键词:图书出版 校对通读 编辑审读 
图书编辑应具备的素质被引量:1
《采写编》2020年第5期150-151,共2页谷秀莉 
新形势、新要求对新时代图书出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编辑作为图书生命的创造者,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要想成为新时代合格的图书编辑,必须在编辑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修炼,努力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向复合型、全媒体型和专家型...
关键词:新时代 编辑素质 编辑审读 
校对通读与编辑审读的区别与联系被引量:1
《传媒论坛》2020年第8期107-107,共1页苏晶 
校对和编辑工作都是图书出版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保障图书质量的重要措施。虽然二者都是对图书内容进行把关,但是其工作内容和侧重点有所不同。校对通读与编辑审读之间有一定的区别和联系,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在出版实...
关键词:校对通读 编辑审读 异同分析 
潜心磨砺 精益求精——古籍整理编辑工作体会被引量:2
《出版参考》2019年第2期17-19,共3页李爽 
书稿审读,是编辑案头工作的起点,亦是编辑能力的体现。古籍文献整理阅读难度大,注文层级繁复,通读书稿需要十分耐心、细心。在审读、校对、统理各个阶段,更需要审慎处理,严格把关,力求保证书稿质量,提升书稿价值。本文回到中华书局古籍...
关键词:古籍整理 中华书局 编辑审读 
试论校对通读与编辑审读的异同被引量:2
《编辑学刊》2018年第5期94-97,共4页石玲凤 
新时代,传统的以原稿为依据的校对方式变成了基于"原稿"与"排版物"合一的校对新模式:"校对通读"。那么校对通读与编辑审读之间有什么异同呢?文章从五个方面结合具体工作进行了阐述,并对当前如何做好校对工作提出了一些颇具操作性的设想...
关键词:校对通读 编辑审读 图书编校 校对强化 
引进大众类台湾版权图书编辑审读加工重点
《出版参考》2016年第5期50-51,共2页郑叶琳 
近年来,随着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台湾版图书引进出版的数量也不断增加。与其他引进版图书不同,因台湾与祖国大陆暂时处于分离状态,造成有些说法在台湾可以使用,但在祖国大陆却不可以用,也正因为如此,台湾版图书在引进后编辑审...
关键词:大众类 台湾版 编辑 审读 
自我损耗理论视角下的编辑审读被引量:1
《新闻传播》2016年第6期109-110,共2页吴颖华 
审读是图书编辑出版流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本文基于自我控制资源有限理论,深入分析了自我损耗对编辑审读带来的各种消极影响,并着力探讨了编辑对自我损耗的有效应对策略。
关键词:自我损耗 编辑审读 图书质量 自我控制资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