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循环

作品数:740被引量:5877H指数:3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李正魁濮培民董云社齐玉春张晓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全球变化背景下天然源痕量活性有机气体研究进展与展望
《地学前缘》2025年第3期288-310,共23页张艳利 冉浩汎 曾建强 鲁钰婷 庞伟华 郭昊 王新明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2023B0303000007)。
天然源痕量活性有机气体,也叫生物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BVOCs),是地球系统中重要的痕量活性有机气体,对全球碳循环、大气化学和气候调控具有重要作用。BVOCs在大气中通过与氧化剂(如羟基自由基OH、臭氧O_(3)和NO_(3)自由基)快速反应,驱...
关键词:天然源痕量活性有机气体(ROG) 生物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BVOCs) 排放测量 光照 温度 二氧化碳浓度 氮循环 气溶胶 臭氧 
基于流域系统水文水环境耦合模型的氮循环研究进展被引量:1
《地学前缘》2025年第3期183-195,共13页弓耀奇 岳甫均 刘鑫 郭田丽 王浩阳 李思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93262,42073076)。
在气候变化和强人类活动等多重因素的耦合影响下,活性氮输入过量,加剧了陆地生态系统氮素向水生生态系统的流失,影响了流域水环境质量。识别流域内氮素来源及其转化过程的时空变化特征,已成为防控流失及改善环境质量的首要任务。由于氮...
关键词:氮循环 流域 模型 滨海流域 过程模型 
蓝藻-细菌互作及其对碳、氮循环的影响研究进展
《湖泊科学》2025年第2期339-353,共15页张玉晴 刘佳音 蔡元锋 张民 史小丽 杜瑛珣 苏雅玲 施丽梅 吴庆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371606,31971449);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BK20231516)联合资助。
藻类与细菌之间存在多种互作关系,二者间的相互作用会影响水体初级生产力、藻类群落组成、藻类之间的竞争和演替以及藻类水华的发展等。藻菌间的多种紧密互作和代谢耦联对水体中碳、氮、磷、硫等多种生源要素的循环产生影响。在淡水生...
关键词:蓝藻 藻菌互作 碳氮循环 环境因素 
氮素在农田土壤中迁移转化的研究进展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5年第2期277-287,共11页冯冰聪 马杰 刘勇 张潇雨 陈雅丽 翁莉萍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D17009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377409);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
土壤氮素流失对土壤生产力、地下水环境以及氮素整体循环造成巨大影响,这些流失的氮素形态主要包括铵态氮、硝态氮和可溶性有机氮,由于氮素形态易转化且土壤环境因素繁杂,氮素迁移过程的研究结果存在争议。本文总结了近10年国内外研究...
关键词:土壤氮素 迁移 淋失 形态 氮循环 
城市污水厂尾水对受纳河段表层沉积物及氮循环的影响——以南京秦淮河为例
《环境科学学报》2025年第3期231-240,共10页陈明 薛宗璞 侯豪 柏松 陈鑫琪 刘军 刘树阳 周顺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o.2022YFC3204400)。
针对城市污水厂尾水对受纳河段表层沉积物影响的问题,本研究于2023年对南京秦淮河干流上的污水厂开展表层沉积物及对应上覆水的系统性监测分析.结果表明:该污水厂尾水流量稳定,相比秦淮河环境本底值,总氮和硝氮年均值分别高2.2倍和3.3倍...
关键词:城市污水厂 尾水 河流 表层沉积物 氮循环 
土壤氮循环的过程、意义及影响因素
《环境科学导刊》2025年第1期10-15,共6页王清清 
氮循环是地球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之一,它在土壤科学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微生物等的作用使得大气中的氮进入土壤,并以氨、硝酸盐等形式被动植物吸收,最后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再次回到大气中,形成了一个循环。氮循环可以增强...
关键词:土壤 氮循环 过程 意义 影响因素 
人类活动对湿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效应
《湿地科学与管理》2025年第1期2-6,12,共6页姚沛 肖国良 张欣桐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4SJYB1484);江苏省盐土生物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JKLBS2019007);盐城市重点研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YCBE202242)。
湿地温室气体排放对区域乃至全球气候变化具有深远影响,人类活动对湿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仍缺乏系统研究。本研究旨在系统评估不同人类活动对湿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围垦改变了湿地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碳库功能和温...
关键词:人类活动 湿地 温室气体 碳氮循环 
模拟大气沉降氮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留存及其影响因素
《生态学报》2025年第3期1077-1089,共13页邓旭 王丽娜 周莹 张泽凌 路浩 唐亚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77425)。
大气氮沉降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取决于氮在生态系统中的留存量。探明生态系统的氮留存作用对预测全球变化背景下生态系统氮循环具有重要意义,但植物、土壤和生态系统氮留存的影响因素仍不清楚。通过文献搜集对58个野外15N同位素示踪研...
关键词:大气氮沉降 氮循环 生态系统 氮留存 结构方程模型 
兰坪主要铅锌矿复垦区氮循环相关细菌群落特征及其与土壤的响应
《环境科学》2025年第1期399-408,共10页黄泽凯 刀承娇 马鹏翔 李博 阎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60304);云南省基础研究专项(202201AT070271);云南省农业联合专项(202301BD070001-103);兴滇英才青年人才项目(XDYC-QNRC-2022-0011);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项目(202305AF150042)。
氮循环对土壤生态系统元素循环具有重要影响,理清氮循环微生物的关键环境因素对矿区生态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功能菌群可以通过参与矿区土壤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调控植被生长,有益于矿区复垦.兰坪铅锌矿是亚洲最大的露天铅锌矿开采...
关键词:氮循环 细菌 铅锌矿复垦区 高通量测序 共现网络分析 
稻田自养硝化微生物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响应机制
《科学通报》2025年第2期145-147,共3页张凯杭 程磊 
硝化作用(nitrification),即氨氮在有氧条件下氧化成为硝态氮的过程,是陆地生态系统氮循环的一个关键步骤[1].这一过程通常可以分为两步反应:首先,氨氧化细菌(AOB)或氨氧化古菌(AOA)将氨氮氧化成为亚硝态氮;随后亚硝氧化细菌(NOB)将亚...
关键词:硝化微生物 亚硝态氮 氨氮氧化 温室气体 氨氧化菌 氧化细菌 自养硝化 氮循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