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ARC

作品数:7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潘运刘勋南威治黄玉婷定险峰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心理学探新》《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心理学进展》《心理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类SNARC效应的特殊性及其内在机制
《心理学进展》2024年第6期171-177,共7页杨宇涵 严格 黄珂 吴忠林 尹月阳 
数字和空间之间存在着联结现象。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离散数字中,在含有模拟量的材料中也有所体现,本文将模拟量信息中出现的这种现象命名为类SNARC效应(SNARC-like effect)。对于类SNARC效应的发生机制,研究者认为近似数量系统在类SNAR...
关键词:类SNARC 模拟量 近似数量系统 先天性 三路径模型 
数字空间联结对视觉空间注意的影响——基于数量还是顺序?
《心理学进展》2023年第9期3743-3749,共7页杨伟宾 
以往研究发现对数字的知觉能够影响空间注意的定向,给被试呈现小/大数字线索会自动诱发朝向左/右侧视野的注意转移,并促进对该侧视野目标的探测反应。他将该现象命名为注意的数字空间联结反应编码效应(Attentional SNAR Effect)。但数...
关键词:数量表征 顺序表征 视觉空间注意 Attentional SNARC 
SNARC效应量大小及置信区间的可信问题的实例分析
《心理学探新》2023年第1期77-83,共7页何华 
江苏省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19B1N2SZ18)。
通过实例分析SNARC效应量和置信区间可信度问题。(1)效应量是心理学实验结果报告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依据SNARC效应量的特殊性提出一种新的统计方法(在线性回归模型中引入混合虚拟变量)处理Aleottia等(2020)的开放实验数据,尽管该方...
关键词:SNARC效应 虚拟变量 假设检验 置信区间 先验分布 后验分布 贝叶斯统计 
基于主体和客体的空间参照框架对数字–空间联结的影响被引量:1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9年第5期613-619,共7页潘运 杨阳 邹昌浪 陈衍 龙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60281,31260234)
以1~9除5外的阿拉伯数字为实验材料,采用数字大小判断任务,探讨基于主体和客体的空间参照框架对数字–空间联结SNARC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基于主体的空间参照框架下,HH和PP条件出现SNARC效应;(2)在基于客体的空间参照框架下,HH和P...
关键词:数字–空间联结 SNARC 效应 主体空间参照框架 客体空间参照框架 
SNARC效应研究进展述评:基于研究方法视角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48-54,共7页张裕鼎 谭玉鑫 张翀 
2017年度湖北大学教研项目"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微课开发与应用研究"(编号:201709);2015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混合型前瞻记忆的TAP效应研究"(编号:15Q003)
SNARC效应是当要求被试对数字进行奇偶判断时,左手对小数字反应较快,而右手对大数字反应较快的现象。随着各种新方法和新技术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SNARC效应的研究也不断取得新进展。文章考察了行为学实验法、眼动研究法、脑电研究法(...
关键词:SNARC效应 研究方法 先天与后天之争 方向性 数量与顺序之争 
7~11岁儿童数字认知SNARC效应编码特点研究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13年第5期602-607,612,共7页潘运 黄玉婷 赵守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260234)
采用Gevers等的实验范式,以判断数字大小并选择汉字左右为任务,材料为阿拉伯数字(1,2,8,9)和汉字符号("左"、"右"),考察在汉字符号("左"、"右")信息下,7~11岁儿童数字认知加工SANRC效应的编码方式.结果发现:在汉字符号信息下,7~11岁...
关键词:数字认知 SNARC效应 言语空间编码 视觉空间编码 
数字的时间特性:时间数字联合反应编码效应
《心理科学》2010年第4期931-933,共3页定险峰 彭明 
本研究采用SNARC效应的实验变式探讨了数字的时间特性。结果发现:(1)大数字在前信号处反应会更快,小数字在前信号处反应相对较慢。时间数字联合反应编码效应(TNARC效应)是存在的。(2)空间任务中未能发现数字的时间特性起作用,排除空间...
关键词:空间编码 SNARC 时间编码 TNARC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