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基因

作品数:13被引量:3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孙兰珍蔡璐璐马文秀邹丽芳陈功友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科技通报》《种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豆斑疹病菌tal基因Tn5插入突变体的构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8年第2期56-61,69,共7页黄坤炫 韩铖潇 谭棋仁 蔡璐璐 马文秀 邹丽芳 陈功友 
上海交通大学27期PRP项目(T150PRP27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71742)
地毯草黄单胞菌大豆致病变种(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glycines,Xag)引起大豆斑疹病,是大豆上重要的细菌病害之一。大豆斑疹病菌通过Ⅲ型分泌系统(type-Ⅲ secretion system,T3SS)将包括转录类似激活因子(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
关键词:大豆斑疹病菌 TAL基因 Tn5转座子 突变体 
tal4基因在水稻白叶枯病菌PXO99~A对噻枯唑抗性中的作用被引量:1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57-64,共8页张雅虹 崔晓芳 王硕 宋从凤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015);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2766);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教外司留〔2011〕1568号)
类似转录激活子(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 effector,TALE)是植物病原细菌通过Ⅲ型泌出系统(T3SS)分泌到寄主细胞中的效应蛋白,其编码基因为tal基因。tal4基因是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PXO99A中19个tal...
关键词:水稻白叶枯病菌 TAL基因 毒力 噻枯唑 
利用小麦Tal基因轮回选择改良品质的探讨
《种子》2003年第1期52-54,共3页魏亦勤 王平 李红霞 张双喜 裘敏 刘旺清 
宁夏科技攻关重点资助项目 (2 0 0 1 0 1 )
本文简述了小麦品质改良的紧迫性及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构成与加工品质的关系 ;利用小麦 Tal基因建立轮回选择集团改良品质的技术路线。
关键词:TAL基因 小麦 轮回选择 品质改良 高分子量类谷蛋白亚基 加工品质 
太谷核不育小麦的研究和利用被引量:10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第2期239-244,共6页隋新霞 孙兰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助编号 :30 0 70 474)
太谷核不育小麦是我国在小麦中首次发现的显性基因型雄性不育突变体。本文对太谷核不育小麦的不育性遗传分析、细胞学特征、败育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及其在种质资源创新和小麦育种上的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并且对其研究和利用的前景...
关键词:太谷核不育小麦 雄性不育 TAL基因 遗传分析 基因定位 细胞子特征 种质资源创新 
与太谷核不育小麦Tal基因连锁的RAPD标记的筛选被引量:5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第1期1-5,共5页隋新霞 孙兰珍 李传友 姚方印 刘保申 高庆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资助编号 :30 0 70 474)
本试验采用 5 99个引物对太谷核不育小麦的一对近等基因系进行RAPD分析 ,筛选到一个稳定的特异引物OPO0 1,用该引物对太谷核不育小麦的杂交后代育性分离群体进行RAPD分析 ,从而确定了OPO0 190 0 与Tal基因的遗传距离为 14 7± 0 87cM。
关键词:雄性不育 太谷核不育小麦 TAL基因 近等基因素 基因连锁 RAPD分子标记 遗传距离 
利用Ta1基因创造抗赤霉病新种质的初步研究
《福建稻麦科技》2000年第S1期8-10,共3页张秋英 张绍南 叶定生 张元昌 金美玉 
为选育抗赤霉病品种 ,从 10 0多个亲源材料转育的Ta1小麦复交群体中 ,选择较好的不育株作母本 ,以 33个抗赤霉病品种 (系 )作父本 ,通过自由杂交 ,选择 ,再杂交再选择的轮选过程 ,使抗赤霉病基因累加和重组 ,从而选育出多个抗赤霉病性...
关键词:TAL基因 小麦赤霉病 种质创新 
利用Talphlb综合体进行Tal基因转移的研究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4年第3期74-82,共9页郭长虹 李集临 
本文利用人工合成的Talplilb综合体,进行了核不育硬粒小麦的选育工作,得到“柯-3”号株系,其F1、B1F2、B2F3代的育性分离比(不育株/可育林)始终接近1:1,与太谷核不育小麦的育性分离比相似,推测“柯-3...
关键词:核不育 小麦 易位 Talphlb综合体 TAL基因 
利用小麦Tal基因进行株粒重、株穗数和株高群体改良的研究被引量:5
《作物学报》1994年第3期282-289,共8页孙芳华 陈新民 曾启明 
利用太谷显性核不育基因,开展小麦株粒重、株穗数和株高三个性状的轮回选择,研究群体改良的效果.经四轮选择看出:(1)株粒重增加8.25g,平均每轮增加2.06g;株穗数增加5.25个,平均每轮增加1.31个;株高降低8.82cm,平均每轮降低2.21cm.三个...
关键词:小麦 TAL基因 群体改良 
小麦Tal基因对小孢子发生过程中胼胝质行为的影响被引量:2
《植物学通报》1994年第1X期36-41,共6页陈朱希昭 方绮雯 
采用PAS反应加树脂兰双重染色法和水溶性苯胺兰荧光反应,检查了太谷核不育小麦可育株和不育株小孢子发生过程中的胼胝质行为,结果表明,可育株的胼胝质和地为与正常普通小麦是一致的,不育株则出现了各种异常情况,主要表现为胼胝...
关键词:小麦 TAL基因 小孢子发生 胼胝质 
利用Tal基因创造小麦育种基础材料被引量:2
《作物杂志》1990年第3期9-10,共2页孙芳华 曾启明 陈新民 
据1986年统计,我国小麦亩产已从建国初期的50公斤增加到203公斤,并出现一些稳产400公斤的地块,小麦总产居世界首位。但这些年来大部分高产麦田一直徘徊在这个产量水平上,未出现更大的飞跃。究其原因,除了育种方法和育种理论研究没有突...
关键词:小麦 育种 TAL基因 育种材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