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型雄性不育

作品数:7被引量:3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关荣霞张爱民刘冬成陈雪晖滕晓月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河南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陕西农业科学》《河南农业大学学报》《黑龙江农业科学》《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提高小麦T型雄性不育恢复基因Rf6雄配子的传递率
《江苏农业学报》2001年第3期148-152,共5页王书文 赵寅槐 王艳平 周文春 姚金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批准号 3 95 70 45 3 )
小伞山羊草 6U染色体与小麦 6A染色体易位系“2 114”(T6AL 6AS 6U)对T型雄性不育具有较高的恢复力 ,其恢复基因已被定名为Rf6。Rf6基因通过雌配子的传递率正常 ,而通过雄配子的传递率仅为 30 8% ,个中原因是外源的 6U染色体片段过长...
关键词:小麦 小伞山羊草 恢复基因 杀配子染色体 T型雄性不育 传递率 雄配子 
小麦T型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遗传分析及RAPD标记被引量:19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1年第2期159-162,共4页关荣霞 刘冬成 张爱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893350)
2114是一个携带有来自小伞山羊革的恢复基因的T型恢复系,为研究该恢复系恢复基因的遗传,我们将恢复系2114与 3个不育系 ND44A、D8442A、D北 15A杂交,通过调查三个组合的 F2代群体育性分离对恢复基因进行...
关键词:小麦 恢复基因 RAPD分子标记 T型雄性不育 遗传分析 
普通小麦K型和T型雄性不育系花药同功酶研究被引量:6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208-211,共4页吕德彬 常团结 刘薇斌 闫滋福 马淑琴 程西永 赵建军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对不同发育时期花药过氧化物酶(POD)和酯酶(EST)同功酶的电泳分析表明,K型不育系POD同功酶与保持系基本一致,EST同功酶与保持系差异显著;而T型不育系POD和EST同功酶带数和活性单核期之后少于或低于保持系同...
关键词:普通小麦 同功酶 K型雄性不育 T型雄性不育 电泳 
T型雄性不育小麦种子蛋白的电泳分析被引量:7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11-15,共5页滕晓月 陈雪晖 
北京农业大学植物生理生化开放实验室资助
以梯度SDS-PAGE方法分析了T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种子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组分,发现两系间有明显差异,而且四个不同品种小麦不育系均有各自与保持系区别的谱带出现,表明T型雄性不育小麦醇溶蛋白基因的表达有品种特异性。用单、...
关键词:小麦 雄性不育 种子蛋白 双向电泳 
普通小麦T型与V型不育系花粉发育过程中苹果酸脱氢酶的变异被引量:1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第4期83-88,共6页曲志才 粟翼玟 
对不同发育时期花药的苹果酸脱氢酶(MDH)同工酶的研究表明:线粒体MDH(m-MDH)同工酶谱型是保守的,即只有量上的变化,质的差异不明显;不同类型不育系植株的胞浆MDH(s-MDH)同工酶表现不同:T型植株在花粉发育的整个时期s-MDH都存在,而V型植...
关键词:小麦 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 T型雄性不育 V型雄性不育 
小麦T型雄性不育恢复系的选育
《黑龙江农业科学》1991年第1期8-12,共5页魏正平 刘树仁 翟玉洁 王岩 于天峰 刁艳玲 李晓华 
杂交小麦的产量鉴定表明提高"三系"水平,特别是选育优良恢复系是进一步提高杂交小麦优势的关键。从恢复系克82恢27,克82恢75的选育、鉴定,到以"克旱10"、"克旱12"命名的新品种推广,看到尽管选出产量高,恢复力又高的"两高",产量稳定、恢...
关键词:小麦 选育 T型 杂交小麦 三系配套 
小麦T型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显性效应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被引量:1
《陕西农业科学》1990年第5期3-5,共3页王长春 张兴林 王长新 
研究了6个T质恢复系恢复基因在4个不同气候年份的显性效应,结果表明:1、人工选择的恢复系的恢复基因主要以不完全显性形式遗传。但不可忽视隐性恢复基因的存在。2、恢复力的显性度在恢复系间、年份间、恢复系×年份间均有显著差异。3、...
关键词:小麦 恢复基因 显性度 气象因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