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旅馆》

作品数:18被引量:1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柴橚杨春胡大芳杨博华袁洪庚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南京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牡丹江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外国文学动态研究》《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作家》《飞天》更多>>
相关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自我镜像的迷误——《白色旅馆》欲望叙事新解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19年第5期45-51,共7页柴橚 
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自由探索项目(2019JBKYZY034);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18LZUJBWZY056)的阶段性成果
英国当代小说家唐·托马斯的《白色旅馆》是一部构思独特、主题严肃,且具有后现代主义典型特征的实验性作品。自二十一世纪以来,该小说潜藏的多重文化视角和诠释空间逐渐被西方学者发掘。本文以拉康三界学说为理论模型,论证小说在解构...
关键词:唐·托马斯 《白色旅馆》 欲望 拉康 恋母 
聆听未被言说之事——论《白色旅馆》的大屠杀叙事
《外国语文研究(辑刊)》2018年第2期127-138,共12页刘洋 
本文通过回应批评界针对D.M.托马斯的小说《白色旅馆》的争议,意在证明该小说是对发生在巴比亚的大屠杀事件的一次有效见证和再现。小说对女主人公丽莎的歇斯底里症的叙述是一种卡夫卡式的预言,它指向的是未来发生的大屠杀事件,因而其...
关键词:大屠杀 再现 伦理责任 
《白色旅馆》与《第七天》中的“乌托邦”意象比较研究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8年第10期134-136,共3页任艳阳 
本文着眼于英国当代小说家D.M.托马斯的《白色旅馆》与中国先锋派小说家余华所著的《第七天》中的乌托邦意象,从爱、平等与自由、人之发展三个层面分析两部小说中解构和建构乌托邦意象的相似与不同,探讨创作背后所寓含的两种人生态度。
关键词:《第七天》 《白色旅馆》 解构与建构 乌托邦 反乌托邦 
破碎、退化与整合——从《浮现》和《白色旅馆》看创伤小说的叙事结构被引量:2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182-187,共6页柯倩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加拿大当代英语小说研究"(10CWW020)阶段性成果
创伤事件导致固结与强迫重复的心理现象,叙事难以抵达创伤心理的真实状态,然而,叙事是创伤疗愈的必经之路。阿特伍德的《浮现》和托马斯的《白色旅馆》讲述了女主角所遭受的性、性别和国族身份方面的伤害事件。描摹主角所经历的破碎、...
关键词:创伤小说 叙事结构 破碎 退化 整合 
在梦幻和现实中追寻:评《白色旅馆》对人类本能和生存现状的思考
《青年时代》2014年第15期3-5,共3页高会 
英国后现代作家D.M.托马斯的《白色旅馆》(The white Hotel)被视为英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的代表作。终其一生,小说女主人公丽莎都体现出想要回到人类原初世界,即她幻想中的“白色旅馆”的本能欲望。她试图压抑这种本能却又受其驱使...
关键词:弗洛伊德 白色旅馆 丽莎 本能 
一部貌似悖谬的续书——D.M.托马斯的元小说《夏洛特——简·爱的最后旅程》被引量:3
《世界文化》2014年第4期30-34,共5页袁洪庚 范跃芬 
后现代主义语境下文学的创新模式之一是部分或完全解构某一经典作品,移入当代观念,让某些传统小说要素脱离叙事程序。英国当代作家唐纳德·迈克尔·托马斯聪简·爱》的“续书”形式推出的《夏洛特——简·爱的最后旅程》(以下简称《...
关键词:托马斯 元小说 续书 悖谬 《白色旅馆》 当代作家 后现代主义 经典作品 
解构前的结构——《白色旅馆》的叙事结构分析被引量:3
《当代外国文学》2012年第4期113-120,共8页柴橚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一般项目"后现代主义典范作品<白色旅馆>的结构主义研究"(12LZUJBWYB039)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试图以托多罗夫与格雷马斯的结构主义相关理论为基础,探寻后现代主义小说《白色旅馆》的叙事结构,论证《白色旅馆》不仅是一部后现代主义典范作品,其中也巧妙融合诸多现代主义原素。
关键词:《白色旅馆》 现代主义 叙事句法 语义方阵 异延 
《白色旅馆》的女性主义解读被引量:1
《时代文学(上半月)》2012年第6期135-136,共2页李英杰 
英国小说家D.M.托马斯发表于1981年的小说《白色旅馆》是他的代表作品。小说以一次虚构的心理治疗过程作为主体框架,通过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与女病人丽莎就病情所做的讨论来表达现代人所面对的普遍的精神困境。本文拟从女性主义的角...
关键词:D.M.托马斯 《白色旅馆》 女性主义 符号界 象征界 
论《白色旅馆》中的后现代特征
《山花(下半月)》2012年第6期149-150,共2页杨春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资助项目
引言 《白色旅馆》(1981)是英国小说家,诗人,翻译家D.M.托马斯的代表作,出版当年即获“切尔滕纳姆奖”和“布克奖”提名。英国著名小说家格雷厄姆·格林称“这是一部纯粹原味的小说。无论写作技巧或构思布局都独树一帜,其中找...
关键词:《白色旅馆》 后现代特征 小说家 格雷厄姆 写作技巧 代表作 托马斯 翻译家 
后现代主义文学视野下的《白色旅馆》被引量:1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2年第1期150-151,共2页杨春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资助项目
《白色旅馆》是英国小说家、诗人、翻译家D.M.托马斯构思独特,意义深刻的代表作。本文从深度模式的削平、共时性、文本间性、读者与解读四方面对小说进行分析,从而深入地阐释小说所体现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特征。
关键词:《白色旅馆》 共时性 文本间性 读者与解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