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湖脉学》

作品数:32被引量:4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赵方舟陈家旭王勇张良之刘玥芸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广东省中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亚太传统医药》《中医药学报》《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更多>>
相关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药圣”李时珍的传奇一生
《大学科普》2024年第4期22-25,共4页马朝洋 瞿领航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位人物,他以卓越的医药学成就、坚韧不拔的求知精神和对人类健康的无私奉献,被后世尊称为“药圣”--他就是李时珍。李时珍的一生著作甚丰,现存世的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和《本草纲目》,其中“...
关键词:药学史 《本草纲目》 药圣 《濒湖脉学》 医药学 李时珍 《奇经八脉考》 人类健康 
翻译批评视角下的《濒湖脉学》英译本对比研究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3年第6期714-720,共7页洪世致 黄艳彬 
2022年度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世界语言与文化研究专项(JSZW22032);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传统本草文化传承研究中心(厦门医学院)开放课题(XMMC-CMC202005)。
本研究在纽马克的翻译批评框架下,结合科学翻译学的“一元二层三维度”评价标准,对《濒湖脉学》两个译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译者身份和专业背景、底本选择、篇章布局、脉象术语、病证术语、条文翻译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比。在底本选择...
关键词:濒湖脉学 纽马克翻译批评 科学翻译学 中医典籍英译 译本对比研究 
痰生百病,找找身上的祛痰按钮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2022年第7期35-35,共1页杨璞 
提到“痰”,大家都很熟悉,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西医说的痰与中医说的痰其实并不完全相同。中医的“痰”不仅是指咳吐而出的黏稠之物,它还泛指一切非人体生理所需的代谢性分泌物。中医认为,凡气血不畅之处,即津凝生痰之所。著名医家李时...
关键词:著名医家 人体生理 《濒湖脉学》 李时珍 中医 分泌物 代谢性 痰生百病 
《濒湖脉学》研习与思考
《中医学报》2021年第2期267-270,共4页张锦祥 黄遂和 邱芬梅 颜芳 齐玉茹 
广东省中医院扶阳流派工作室项目(2013KT1517);广东省中医院颜德馨膏方工作室建设项目(中医二院[2014]89号-6);广东省中医院李可古中医齐玉茹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项目{中医二院[2014]89号-22}。
《濒湖脉学》是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著的脉学专著,全书以歌诀体裁编写而成,语言简明、比喻贴切,论脉简要而不失生动。作为后世学习脉学之圭臬,《濒湖脉学》善用比象思维,还原脉学本原,善于辨析脉象异同,倡导以脉象论述病机。只有将《...
关键词:《濒湖脉学》 脉学 脉象 李时珍 象思维 
《濒湖脉学》学习与应用感悟
《医师在线》2018年第30期44-45,共2页陶兰亭 
笔者初上临床时,学经方,方症对应,简单直接,疗效尚可;当时觉脉诊空且玄,不切实际,切脉纯属应付.但临证日久,总觉疗效不能更进一步.老师建议从脉诊提高,故问教于老师及院内外专家,同时研习《濒湖脉学》《脉经》《三指禅》.其中以《濒湖...
关键词:《濒湖脉学》 应用 学习 《三指禅》 《脉经》 临床 疗效 脉诊 
李时珍弃文从医的艰难之路
《保健与生活》2018年第14期56-56,共1页达明 
李时珍一生著述颇丰,除名著《本草纲目》外,还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五脏图论》等著作,其中《本草纲目》被外国人称为“东方药学巨典”“中国的百科全书”。
关键词:李时珍 《本草纲目》 从医 《濒湖脉学》 奇经八脉考 百科全书 方药学 
浅论李时珍《濒湖脉学》的学术特色及影响
《学园》2018年第20期21-22,共2页杨艳红 浣晓东 胡方林 
《濒湖脉学》为明代李时珍所编著。该书列举了27种脉象,其中同类异脉的鉴别和各种脉象相应的病证都由李时珍编成歌赋,朗朗上口,方便记诵,并且论述了相关的脉学问题。以浮脉为例来探讨李时珍《濒湖脉学》的学术特色以及影响。
关键词:李时珍 《濒湖脉学》 脉象 
李时珍《濒湖脉学》对中医脉学的传承与发展被引量:8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7年第4期563-568,共6页赵方舟 刘玥芸 陈家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81630104):基于证候病机的逍遥散-肝郁脾虚证方证相关的生物学基础研究;负责人:陈家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81473597):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海马-杏仁核神经活性甾体变化及逍遥散的作用机理;负责人:陈家旭;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7152093):基于中枢星形胶质细胞ATP释放的逍遥散抗抑郁机理研究;负责人:陈家旭
脉诊是中医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历代医家不断的临床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独具中医学特色的诊断方法,是中医认识和判断病和证的重要手段。中国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继承了前人传统的脉学思想,结合自身的临床实践经验,在明·嘉靖甲子年间...
关键词:濒湖脉学 脉学思想 继承 发展 
李时珍及《濒湖脉学》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2017年第3期00195-00195,共1页王子欣刘静刘怡宏沈立岩 
《濒湖脉学》,脉学著作,1卷。李时珍于嘉靖四十三年书(1564年)。李时珍晚年自号濒湖老人,此书撰于晚年,故名。全书用歌赋体形式,分《七言诀》和《四言诀》两部分,《七言诀》论述浮、沉、迟、数、滑、涩、虚、实等27脉形状、主病及相似...
关键词:《濒湖脉学》 《脉经》 
滑脉可主蓄血证的原因分析被引量:1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6年第4期359-361,共3页刘艳艳 李柳旬 李卫青 马全庆 廖文生 
《濒湖脉学》为明朝中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晚年所著,该书将临床复杂的脉象总纳为27种,并将脉象、相类脉鉴别、脉象主病皆以韵文歌括形式撰述,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了指导。《濒湖脉学》中滑脉的主病为“滑脉...
关键词:蓄血证 滑脉 原因分 《濒湖脉学》 中医基础理论 临床实践 中医药学家 痰生百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