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梅馆记》

作品数:119被引量:1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程杰周园园郭英德刘艳张宏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杂诗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一箫一剑平生意
《万象》2018年第30期9-12,共4页
经典篇目:《病梅馆记》《病梅馆记》写于龚自珍四十八岁被迫辞官南归之后。文中借梅喻人,托物言志,反映了作者反对专制主义,向往人格自由和精神解放的思想。文中以上流社会'文人画士'偏爱病态梅花的现实,影射封建统治者对人才的摧残,揭...
关键词:《病梅馆记》 《己亥杂诗》 龚自珍 病梅馆记 统治者 读书笔记 心知其意 
大方之家的精粹短章——《病梅馆记》结构写法师生谈
《当代学生(读写)》2014年第12期14-15,共2页裴达 
师:一提到龚自珍,我们自然想到初中学过的《己亥杂诗》。己亥是清道光19年(1839年)。这年诗人48岁。他先是辞官回江南,后又北上迎接家属,往返途中写了300多首绝句,总称《己亥杂诗》。大家学过的是其中的两首。今天我们学习的《...
关键词:《病梅馆记》 《己亥杂诗》 师生 写法 结构 主题表达 龚自珍 初中学 
《病梅馆记》的另一种解读
《学周刊(上旬)》2014年第2期231-231,共1页马志伦 
龚自珍的《病梅馆记》只是一篇政治意义上的檄文吗?通常认为这篇文章是作者通过谴责人们对梅花的摧残,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清朝封建统治阶级束缚人民思想.压制、摧残人才的罪行.表达了要求改革政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与他的...
关键词:《病梅馆记》 解读 政治改革思想 封建统治阶级 《己亥杂诗》 政治意义 个性解放 文学意义 
龚自珍与病梅馆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0年第3期9-10,共2页徐世华 
晓清的大思想家、大诗人龚自珍写的千古名篇——《己亥杂诗》和《病梅馆记》,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这两个优秀作品,以其雄奇瑰丽、不同凡响的风貌,冲破了清中期以降文坛诗界的沉闲空气,开创了一代诗文的新局面,在中国近...
关键词:龚自珍 《病梅馆记》 《己亥杂诗》 
同工异曲砭时弊——从《乙亥杂诗》来看《病梅馆记》的主题
《阅读与鉴赏(教研)》2008年第8期40-40,共1页张营 
清道光十九年,龚自珍因触犯时忌,辞官南归故里。是年,他写了315首七言绝句,总称《乙亥杂诗》,其中第125首这样写到:
关键词:《病梅馆记》 杂诗 七言绝句 龚自珍 
谈《病梅馆记》的语言艺术
《语文天地》2007年第11期3-3,共1页孙丽华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是近代思想家龚自珍的著名的《己亥杂诗》之一。
关键词:《病梅馆记》 语言艺术 封建统治阶级 托物言志 《己亥杂诗》 思想统治 
个性解放与社会发展——谈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和《病梅馆记》被引量:1
《语文建设》2005年第12期44-45,共2页张晨怡 张宏 
关键词:《病梅馆记》 《己亥杂诗》 社会发展 个性解放 龚自珍 康乾盛世 社会矛盾 封建政治 内忧外患 统治者 
运用点拨方法 优化课堂教学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1998年第12期56-59,共4页王茂明 
由蔡澄清先生创导的点拨教学法,是在现代教育科学思想理论的指导下,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灵活综合运用各种具体教学方法的一种现代化和科学化的教学法,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我们的点拨课题实验,经过两...
关键词:《病梅馆记》 优化课堂教学 点拨教学法 点拨法 《已亥杂诗》 实施点 教师 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普通中学 
龚自珍的人才观
《中国人才》1997年第7期60-60,共1页张枵根 
龚自珍是我国近代思想界首开先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深邃,涉猎面极广。就人才思想而论,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关于人才的重要性。龚自珍非常注重人才,他把一个朝代对待人才的态度以及人才成长情况看作是衡量世道盛衰的...
关键词:龚自珍 人才思想 《已亥杂诗》 近代思想 主观能动 “心力” 人才成长 《病梅馆记》 重要性 自由意志 
一篇寓意深刻的政治小品——读《病梅馆记》
《学习与研究(北京)》1984年第8期42-43,共2页高起祥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敧为美,正则无景;梅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
关键词:病梅馆记 邓尉 明诏 心知其意 西溪 龚自珍 文学色彩 夹叙夹议 杂诗 梅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