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文学副刊》

作品数:32被引量:2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汤林峄沈卫威诸辰倪伟刘淑玲更多>>
相关机构:湘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南京大学湖南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南方文坛》《咸阳师范学院学报》《湖南社会科学》《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贺麟对朱子太极思想的创造性阐释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6期42-43,共2页翟奎凤 
1930年,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以“朱晦翁诞生八百年纪念”为主题,连续5期整版刊载朱子学研究的长篇学术论文4篇。贺麟的《朱熹与黑格尔太极说之比较观》在副刊第147期,具体时间是当年11月3日,文章落款是当年8月30日。
关键词:太极说 贺麟 学术论文 《大公报·文学副刊》 创造性阐释 太极思想 副刊 
《大公报·文学副刊》(1928-1933)内部生态及其中笔名考实被引量: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1年第6期179-195,共17页黄彦伟 
河南省哲社规划项目“《大公报·文学副刊》(1928-1933)中吴宓佚文考证与研究”(项目编号2020BWX004);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现代学术史视域下的吴宓学林交谊研究”(项目编号2021-ZZJH-042)的研究成果。
吴宓所主持的《大公报·文学副刊》(1928-1933)是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史上重要的副刊之一。它在创办的六年中,仿效欧美各大日报文学副刊的通例,编辑团体的自撰稿例不署名,或仅用笔名,这就给文章作者的考证增加了难度。今在对《文副》...
关键词:《大公报·文学副刊》 吴宓 浦江清 赵万里 朱自清 
令人耳目一新的《〈红楼梦〉新谈》
《郭沫若学刊》2019年第2期41-45,共5页王锦厚 
吴宓1917年8月18日赴美留学,先入弗吉亚州立大学英文系学习文学,1918年秋转入哈佛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系,师从著名新人文主义者白璧德,成为学校注目人物。1919年3月2日应哈佛大学中国学生会之请,作了一次关于《石头记》的演讲,使听者耳...
关键词:《红楼梦》 陈寅恪 哈佛大学 《〈红楼梦〉新谈》 《大公报·文学副刊》 
文化守成中的新文学选择--评吴宓主编的《大公报·文学副刊》被引量:1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105-108,共4页杨爱芹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现代作家与天津的文学因缘"(TJZW15-012)
吴宓是学衡派的代表人物,曾激烈反对新文学。主编《大公报·文学副刊》,吴宓虽然坚持文化守成主义立场,但对新文学的态度有所变化,既有无奈的接受,又有主动的对话,介绍新文学刊物,评介新文学作品,讨论新诗发展等。吴宓从一个文化守成者...
关键词:吴宓 《大公报·文学副刊》 新文学 
《大公报·文学副刊》与文学伦理:回顾与重拾
《外国文学研究》2014年第5期46-52,共7页汤林峄 
20世纪早期,中国社会处于全面动荡期,传统的"伦理规范"已经千疮百孔,严重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及现代转型。吴宓主编的《大公报·文学副刊》充分认识到社会变革时期,已有伦理价值观念最容易为世人摒弃,因此文学批评的首要目的是维系"旧...
关键词:文学伦理学 《大公报·文学副刊》 吴宓 
多维度视角下的《大公报·文学副刊》研究
《长沙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86-88,共3页汤林峄 陈礩煜 
《大公报·文学副刊》诞生的年代还没有明确提出跨学科研究,但这并不影响其以文学研究为基础,进一步阐发文学与艺术、伦理等学科之间的关系。从文学与艺术的界限、文学与道德的关系等问题展开阐述,尝试还原20世纪初期《大公报·文学副...
关键词:大公报·文学副刊 跨学科研究 比较文学 
《大公报·文学副刊》在中国早期比较文学中的地位与价值
《湖南商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111-115,共5页汤林峄 
20世纪初期,中国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登上了历史舞台,与此同时《大公报·文学副刊》也进入了大众视野。本文通过梳理比较文学学科的建立过程以及《大公报·文学副刊》的创办经历,阐释了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及《大公报·文学副刊...
关键词:《大公报·文学副刊》 比较文学 吴宓 
《大公报·文学副刊》与比较文学初兴期的文学翻译理论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115-118,共4页汤林峄 
20世纪20年代创办的《大公报·文学副刊》,十分重视文学翻译理论。文章主要从译者、译作与文学翻译的标准等方面展开论述,以《大公报·文学副刊》这一探讨文学翻译问题的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阐述了译者自身素养与态度、译作的选择、文...
关键词:《大公报·文学副刊》 文学翻译 比较文学 
《大公报》副刊建设与知识分子的媒介实践——以《大公报·文学副刊》为例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18-21,共4页汤林峄 陈礩煜 
新记时期的《大公报》在我国20世纪前期颇具影响力,其成功有多方面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大公报》对副刊建设的重视。以《大公报·文学副刊》为例,从其创办过程,与知识分子的互动等问题进行展开,探讨了《大公报》所蕴涵的文化精...
关键词:《大公报》 《文学副刊》 吴宓 
《大公报·文学副刊》与20世纪初期中国的影响研究
《湖南商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103-107,共5页汤林峄 
《大公报·文学副刊》始终关注着欧美文学,其文论与20世纪初期的影响研究有着密切联系:阐述歌德对中国文学的接受,属于典型的群体对个体的影响;谈论浪漫主义的得失,是为了揭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失范。由此可见,《大公报·文学副刊》关注...
关键词:《大公报·文学副刊》 浪漫主义 歌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