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儿》

作品数:60被引量:3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吴宦熙王方杜云李光贞孙绍红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宜宾学院哈尔滨理工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黑河学院学报》《读书》《鲁迅研究月刊》《邢台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青年文学家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从言语幽默概论分析《哥儿》中的幽默文本
《青年文学家》2020年第11期142-142,共1页刘智勇 
本文以言语幽默概论为理论基础,采用日汉双语平行语料库的研究方法,以夏目漱石的中篇小说哥儿及其日译本中的幽默文本为重点。探讨基于言语幽默概论的汉语幽默文本的特征及其翻译策略。对于其日本文学的幽默翻译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言语幽默概论 哥儿 幽默翻译 修辞方法 
由《哥儿》看夏目漱石对日本近代化的批判被引量:2
《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21期126-127,共2页王欢 
众所周知,发表于1906年的《哥儿》,是夏目漱石以幽默讥讽的作文笔法,对日本近代化以及其近代化过程中的教育界进行了批判,可以说是一部脍炙人口、意义深刻的杰出作品。这部跨越了一个世纪的伟大作品,至今仍被人们传诵,由此可见其引人入...
关键词:夏目漱石 教育界 近代社会文明 批判 
从《哥儿》看夏目漱石的个人主义思想被引量:1
《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6Z期141-141,共1页姜楠 
夏目漱石是日本很有影响力的作家,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个人主义思想是他作品中突出的特点,《哥儿》是夏目漱石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我们来通过总结夏目漱石个人主义思想形成过程,去探究《哥儿》中体现了他怎样的个人主义。
关键词:个人主义 夏目漱石 哥儿 
从夏目漱石的小说《哥儿》看日本人的报恩心理
《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6Z期124-125,共2页陈永岐 
夏目漱石的中篇小说《哥儿》是1906年发表的一部中篇诙谐小说。通过一个不谙世故,坦率正直的鲁莽哥儿踏入社会后周围俗物展开的种种戏剧性冲突,辛辣而巧妙地讽刺了社会上的丑恶现象,鞭挞了卑鄙、权术和虚伪,赞美了正义、直率和纯真。在...
关键词:夏目漱石 《哥儿》 报恩心理 
《哥儿》作品赏读分析
《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6X期97-97,共1页李俊潇 
《哥儿》这部作品讲述了一个生性鲁莽,没有人生目标的青年,在父母双亡之后,离开江户,去了一个偏远的地方做物理老师的故事。期间受到了来自校长、同事的排挤,也亲眼目睹了一个唯唯诺诺的同事被排挤走。后来忍无可忍,和一个性格爽直的同...
关键词:《哥儿》 创作背景 叙事手法 语言风格 讽刺 赞美 
《我是猫》与《哥儿》之比较——以讽刺批判为中心被引量:1
《青年文学家》2010年第13期25-26,28,共3页谢卫平 王茜 
作为日本近代杰出小说家的夏目漱石,他的作品长期拥有众多读者,如果说他的处女作《我是猫》使其一跃登上明治时代群雄争霸的文坛而成为知名作家的话,那么《哥儿》的创作与发表则是使夏目漱石在文坛的地位更加坚固了。在本文中,笔者将就...
关键词:夏目漱石 《我是猫》 《哥儿》 讽刺批判 
试析《哥拉·布勒尼翁》与《哥儿》的共同点——以塑造具有民族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为支点
《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12期24-24,共1页刘思薇 
两部作品均立足于本民族的传统,塑造出了具有民族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本文就是从作者、人物形象、自叙口吻、语言这四个方面探讨出这两部作品的共性.
关键词:《哥拉·布勒尼翁》《哥儿》共同点 人物形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