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有感》

作品数:207被引量:3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气纠陈众议冯巍余映潮张银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湘南学院北京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我的神秘“朋友”
《快乐语文》2025年第3期83-83,共1页谢佳屿 游峻楠(指导) 
我有一位神秘的“朋友”,他每天目送我上学,听着我们的朗朗书声,面露微笑,目光慈祥。放学了,我们围在他身边开心地嬉戏。他是我的家乡建阳家喻户晓的名人,我读过许多他的诗篇,比如《朱子家训》《观书有感》《春日》……你猜出他是谁了吗...
关键词:《观书有感》 《朱子家训》 南宋理学 《春日》 神秘 朋友 
朱子《观书有感》的认识论价值及其与朱子哲学认识论的冲突与契合
《新乡学院学报》2024年第11期9-12,49,共5页高欣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调育人项目(231105522011922,230702807121741)。
朱熹以博学著称,他不仅承继儒家道统并融合佛道思想建立了内容丰富、体系完备的哲学思想体系,而且在艺术方面造诣很高,诗文很有特色。朱熹的哲学思想对人的心理结构、思维方式和道德观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现代哲学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朱熹 《观书有感》 认识论 
朱熹诗《观书有感》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4年第8期F0003-F0003,共1页沈亮光 
《观书有感》译文
《新作文(小学低年级版)》2024年第4期28-29,共2页郑雯倩 巩杰杰(指导) 
观书有感·其一[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人介绍朱熹(1130-1200),汉族,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
关键词: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子 天光云影 婺源县 南剑州 理学家 
格物致知:哲理类古诗文的教学路径探析--以《古人谈读书(二)》《观书有感》为例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22年第7期49-52,共4页阎晶晶 
统编教材中有很多富有哲理的古诗文。对于这类文本,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引入“格物致知”理论,创设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掌握古诗文中蕴含的道理,做到“知行合一”,让古老的理论以新的样态被理解、传承、弘扬。
关键词:格物致知 哲理类古诗文 教学路径 
哲理诗课堂需要诗意美——《观书有感》课例赏析
《新一代(理论版)》2020年第17期142-142,共1页史海平 
语文是一门充满诗意的学科,语文的本性、本体和本色是诗意,语文的活力、灵魂和生命是诗意,语文的希望和最高境界还是诗意。教师只有还给学生一片独抒心灵的天空,才能激发起自由活泼的思维,使他们活跃的智慧和鲜活的想象得到淋漓尽致的...
关键词:诗意 课堂 教育 语言 创新 
“问渠哪得清如许”之“渠”字考释
《新乡学院学报》2020年第8期52-54,共3页袁旗 
安徽省省级精品线下开放课程项目(2019kfkc269);安徽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团队“择优支持”项目(sztsjh2019-9-21);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SK2019A1000)。
长期以来,人们对朱熹的诗作《观书有感》中“问渠哪得清如许”之“渠”字的解释,一直存在争议。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水渠”,二是第三人称代词“它”。而关于“渠”字为什么能够解释为第三人称代词,鲜有注解,始终存疑。其实,“渠”系...
关键词:《观书有感》  “佢” 
烟火人生伴书香
《老友》2020年第7期24-24,共1页赖盛娥 
每当万籁俱寂时,我喜欢坐在床头,翻阅一本书,闻着书本散发的油墨清香,耳畔传来手机中播放的舒缓轻音乐,身旁茶香袅袅,温馨满屋。这就是我幸福快乐的读书时光。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在《观书有感》一诗中道出了看书的重要性:"半亩方塘一...
关键词:《观书有感》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代理学 天光云影 轻音乐 幸福快乐 
《观书有感》里的科学
《课外生活》2020年第13期26-29,共4页陈征 
释词①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内。②鉴:镜子。③徘徊:来回移动。④渠:这里指方塘中的水。⑤那得:怎么会。
关键词:方塘 福建尤溪 馆舍 
半亩方塘——李海旺先生的“荷”意人生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20年第3期63-64,共2页杨婷 
半亩方塘是南溪书院的一处池塘,朱熹在《观书有感》中,用一"鉴"字体现出方塘所具有的深刻寓意和哲学内涵,"知者不惑",处繁华世界能抵御种种诱惑与干扰,心如明镜方能把握人生方向。李海旺先生择荷花一物构思创作,既源于荷花"出淤泥而不染...
关键词:《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 源头活水 李海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