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乡》

作品数:31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黎湘萍樊洛平张立本刘静宜沈国琴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台湾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郑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学教育》《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金田》《芒种》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肯尼亚白人移民身份嬗变背后的帝国兴衰——麦克戈耶《归乡》的双重叙事进程
《外文研究》2022年第4期48-53,104,105,共8页杨建玫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肯尼亚当代文学的政治书写研究”(22BWW071)。
“肯尼亚文学之母”玛乔丽·麦克戈耶是当代英裔肯尼亚白人作家。她因自己的非洲生活经历而关注20世纪在肯尼亚生活的英国白人移民。在小说《归乡》中,她在描绘杰克和艾伦一家的生活变迁时,表达了白人移民的身份建构、身份危机和身份解...
关键词:肯尼亚 麦克戈耶 归乡 身份嬗变 帝国兴衰 双重叙事 
归乡如不归:对卡夫卡《归乡》的解读
《文学教育》2022年第29期14-17,共4页沈国琴 
在微型小说《归乡》中,卡夫卡借助细腻的描写,阐发了“出发”与“抵达”这个颇具人生哲理的命题,澄明了小说主人翁“身在家中却无归属感”的缘由所在,并告诚人们,人生的真谛就是不断地朝着一个目标迈进,突破人生旅途中的障碍需要强大的...
关键词:卡夫卡 《归乡》 悖论 
电影《归乡》影视音乐创作
《艺术家》2022年第2期143-145,共3页甘思雨 
电影《归乡》运用冷静肃穆的文化逻辑和凄美庄严的音乐叙事,为受众再现了一段悲戚沉重的历史。本文从影片声音创作中的声画特点及配乐运用切入,结合电影美学及电影音乐相关理论,主要分析声音蒙太奇、特殊声画对位、无源与有源音乐、特...
关键词:声画对位 电影美学 音乐叙事 人物内心世界 有源音乐 音乐视角 影视音乐创作 电影音乐 
世纪末的哭泣——陈映真小说中的泪水与理想暗示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21年第1期26-31,共6页钟翠苗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五四’新文学在台湾的传播与影响研究”(项目号:2019XZW027)的阶段性成果。
陈映真对台湾社会具有深刻的洞察力,其文学注重捕捉人物情感变化,借以调动读者思索,是一位集"文学"与"思想"于一体的作家。哭泣是陈映真小说中重要的情感症候,常用以承载意义。以《归乡》《一绿色之候鸟》为切入口,思考陈映真文学中"哭...
关键词:陈映真 哭泣 《归乡》 《忠孝公园》 《一绿色之候鸟》 
《归乡》
《黄河之声》2021年第4期F0004-F0004,共1页刘文科 
虚构是如何发生的——尤凤伟《归乡》对谈
《芒种》2019年第7期93-97,共5页李涵 
李涵:您是于新时期开始小说创作的,顺应了当时伤痕、反思的写作潮流,但随着写作的深入,小说所涉及的领域、层面变得宽阔起来,像传奇意味浓郁的土匪与江湖系列写作、用别样视角突入历史从而呈现历史多元面貌以达反思目的的历史书写、带...
关键词:尤凤伟 长篇小说 
在民族史与个人史之间——论尤凤伟新长篇《归乡》
《芒种》2019年第7期98-104,共7页李涵 
《归乡》是尤凤伟于2018年10月出版的一部长篇力作。观其目录,可见其体例上的特殊性:小说由《魂归》《老屋》《画像》以及《竖碑》四个部分构成。其实,这四部分虽并未有过多的情节勾连,主要人物的精神面貌也各不相同,但在叙事的表层之...
关键词:尤凤伟 个体生命 民族史 历史感 
流动的乡村:《归乡》与《泥鳅》的互补性叙事
《芒种》2019年第7期105-113,共9页李涵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以《为兄弟国瑞善后》发表为标志,尤凤伟小说的民间视角、叙事策略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偏移和异变。在此之前,尤凤伟将视野主要聚焦于农村地理空间或'江湖'空间,完成他对于'乡土民间'以及'江湖民间'的建构。此后,城市...
关键词:农民工 尤凤伟 《泥鳅》 乡村伦理 
与九〇后作家王棘问答录
《青年文学》2018年第3期81-81,共1页郑润良 王棘 
郑润良:本期“出发”栏目刊发的是你的小说《归乡》。先说说你的现状,目前是在工作还是在读书? 王棘:现在是比较迷茫的一个阶段,之前我把工作辞了,在家待半年多了,打算年后重新去找新的工作。
关键词:问答 作家 《归乡》 小说 
归乡
《诗词月刊》2017年第5期10-10,共1页宋锡慧 
小村咫尺眼朦胧,迎面山泉迭几层。 花拽裙儿风拽袖,叫声包谷麦儿应。
关键词:中国 当代文学 诗词 《归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