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画

作品数:3298被引量:2173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张亚莎王毓红童永生汤惠生黄亚琪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宁夏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歌海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仪式、文化与审美:左江花山岩画的艺术社会学透视
《歌海》2024年第6期123-131,共9页王婷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广西时政短视频生产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合研究”(项目编号:YCSW2023204)研究成果。
花山岩画最初是一种反映集体生存意识与状况的图式,受自然和社会因素影响,成为宗教祭祀的图式和文化表征。在现代化进程中,花山岩画经历了从“仪式功能”到“文化功能”再到“艺术场域”的转变,岩画的原始宗教意味被消解,审美内蕴开始...
关键词:艺术社会学 花山岩画 审美意识 功能变迁 文化认同 
《新花山岩画》
《歌海》2022年第3期F0004-F0004,共1页邝飚 
图像学批评视阈下的花山岩画叙事性特征研究
《歌海》2019年第3期119-124,共6页何慧 
广西宁明花山岩画以图像的方式记载了骆越先民的生活方式。通过对花山岩画中图像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探索出花山岩画的叙事性特征,包括民族情感叙事、宗教祭祀叙事和族群信仰叙事。花山岩画的叙事性特征体现了壮族先民对人的本质力量的...
关键词:花山岩画 图像学批评 叙事性特征 
花山岩画
《歌海》2018年第1期149-149,共1页玉镯儿 利宇翔 
关键词:岩画 花山 
“左江花山岩画研究”专栏主持人语被引量:1
《歌海》2016年第6期13-13,共1页蓝日勇 
广西左江花山岩画,延绵数百千米,其规模之宏大,作画条件之艰险,为国内外罕见,是世界岩画展坛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千百年来,左江花山岩画这一壮族先民的光辉遗作,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神话和传说,以口头文学的形式在民间流传,几乎不...
关键词:花山岩画 左江 主持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专栏 口头文学 民族文化 党和政府 
岩画与江水:左江流域独特的岩画遗址类型被引量:3
《歌海》2016年第6期14-20,27,共8页张亚莎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独特山川地貌与经济环境是当地文化历史培育的环境基础.研究花山岩画的独特性,势必先要从这一方水土说起.左江流域岩画作为岩画遗产存在最为突出的特点,在于其所有岩画存在地点在地理地貌上的高度统一.
关键词:花山岩画 左江流域 遗址 环境基础 文化历史 经济环境 水土 地貌 
左江花山岩画:骆越舞蹈艺术的绝响被引量:2
《歌海》2016年第6期21-27,共7页覃彩銮 
广西左江花山岩画以密集的分布、险峻的悬崖、宏大的画面、众多的图像、程式化的组合、独特的风格、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价值,在世界岩画艺术中独树一帜。2016年7月15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召开的第40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大会上...
关键词:花山岩画 舞蹈艺术 左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世界遗产大会 骆越 世界遗产名录 伊斯坦布尔 
花山岩画的空间文化审视被引量:1
《歌海》2016年第6期33-35,共3页张淑云 
广西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心资助课题"性别视野中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对广西当代文学的影响"(项目编号:2015CXZD03)阶段性研究成果
花山岩画展现了壮族先民的日常生活的图景、宗教祭祀活动的场面以及人们当时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和审美风尚等,具有重要的人类学意义。从空间文化视角去审视花山岩画,有助于从更广阔的视角去把握其独特的文化意蕴。
关键词:花山岩画 空间文化 原始思维 
壮族岩画音乐舞蹈诗花山(文学台本)被引量:3
《歌海》2016年第5期131-133,共3页任卫新 
主要人物傣啵(壮语,男人)傣乜(壮语,女人)度嘎(壮语,青蛙)序篇骆越古歌第一幕太阳之下——傣啵(男人)篇第二幕月亮之上——傣乜(女人)篇第三幕繁星之间——度嘎(青蛙)篇第四幕山水之中——岜莱(花山)篇尾声骆越新歌序篇...
关键词:舞蹈诗 台本 文学 音乐 岩画 壮族 主要人物 壮语 
花山说
《歌海》2016年第5期142-142,共1页梁绍武 
2016年7月15日,“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成功列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为宣传推介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培育打造花山岩画文化品牌,繁荣发展花山岩画文艺创作,2016年8月,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歌海》编辑部邀请专家赴花山岩画文...
关键词:花山岩画 世界文化遗产 文化景观 文艺创作 艺术研究院 文化品牌 采风活动 民族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