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

作品数:700被引量:329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国恩陈思广江倩丁富云范水平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巴金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巴金小说中的疾病伦理叙事分析
《巴金研究》2008年第1期48-48,共1页邓赛梅 
该文认为,巴金的许多小说作品,如《灭亡》、《激流三部曲》、《寒夜》、《第四病室》等都有对于疾病及其疗救的真切描写。巴金把疾病作为对人的观察点和出发点,将疾病带给人们的精神伤痛与人格萎缩渲染得淋漓尽致。巴金尤其钏情于对...
关键词:巴金小说 疾病 叙事分析 《激流三部曲》 伦理 《灭亡》 《寒夜》 小说作品 
道德的拯力:《寒衣》的另一种解读——兼谈巴金一段汪文宣式的经历被引量:1
《巴金研究》2007年第2期15-22,共8页刘律廷 
巴金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寒夜》描写了这样的悲剧——“两个善良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两个上海某大学教育系毕业生靠做校对和做‘花瓶’勉强度日。不死不活的困苦生活增加了意见不合的婆媳间的纠纷,夹在中间受气的又是丈夫又是儿子的...
关键词:巴金 汪文宣 经历 解读 道德 小资产阶级 知识分子 《寒夜》 
“她需要温暖”——重读《寒夜》兼与李玲先生商榷
《巴金研究》2007年第2期30-34,共5页范水平 
对于巴金先生最后的一部长篇小说《寒夜》,学者们都给予了很高评价,认为“它是继《家》之后代表巴金作品最高成就的一部现实主义力作”;认为它是“巴金创作历程中一座不朽的丰碑”,也是“巴金美学探索的一个不朽的丰碑”㈦;因为它...
关键词:《寒夜》 李玲 重读 温暖 小资产阶级 国民党统治 长篇小说 现实主义 
巴金生前最后一次授予改编权的小说:荧屏《寒夜》开拍
《巴金研究》2006年第4期47-47,共1页陈熙涵 
《文汇报》讯 为了纪念一代文学大师巴金逝世一周年、巴金的长篇小说《寒夜》诞生60周年,同名电视连续剧《寒夜》昨日宣布在沪正式开机。
关键词:《寒夜》 长篇小说 巴金 改编权 生前 《文汇报》 电视连续剧 文学大师 
巴金《寒夜》手稿本出版
《巴金研究》2006年第2期89-89,共1页罗四鸰 
巴金名著《寒夜》手稿本由上海巴金文学研究会和上海文艺出版社共同策划出版,2005年8月14日上午在上海书展举行首发式。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介绍说,《寒夜》是巴金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小说创作的巅峰之作,是反映抗日战争中平...
关键词:上海文艺出版社 《寒夜》 手稿本 巴金 文学研究会 大学教授 长篇小说 小说创作 
论巴金小说《寒夜》的叙述策略和故事内蕴
《巴金研究》2006年第2期91-91,共1页竺建新 
该文认为,《赛夜》的叙述策略的独特首先体现在语言世界上。《寒夜》讲述的是一个苦难的故事。与之相呼应,巴金小说语言选择的是一种忧伤与哀婉的语调。其次,巴金十分重视人物内心的剖析。
关键词:巴金小说 叙述策略 《寒夜》 故事 内蕴 语言世界 语言选择 人物内心 
《寒夜》的修改与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问题被引量:1
《巴金研究》2006年第2期16-31,84,共17页周立民 
中国现代作家修改自己的作品——甚至是频繁地修改——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这其中自然有作家思想认识的变化和时代风尚变化的原因,也因为现代出版业的发达,作品重印、选编几率大大提高,客观上为作家修改作品提供了机会。不管怎样,...
关键词:中国现代作家 文学文献 《寒夜》 修改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学问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现代文学作品 
牢记史实 鉴往开来——忆《寒夜》创作时代背景及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巴金研究》2006年第1期34-36,共3页纪申 
前些日子随朋友参加新编《寒夜》电视剧编写组的座谈会,主持人要我谈谈原作小说的时代背景与当时社会状态。真有点儿不堪回首话当年的味道。要说时代,那正当抗日战争末期阶段。国土一再沦陷,国民政府已早早退守到战时陪都重庆来了。1...
关键词:抗日战争胜利 《寒夜》 创作时代 文化生活出版社 史实 纪念 陪都重庆 社会状态 
作为独立意识的主人公和对话的结构——试论巴金小说《寒夜》的复调特征被引量:1
《巴金研究》2006年第1期50-50,共1页李洪华 
该文认为,巴赫金的复调小说对话基本公式,即人物之间的对话、人物自身内心的对话(后者包括两种:自己内心矛盾的冲突和把他人意识作为内心的一个对立的话语进行对话)在《寒夜》都得到了充分的运用。
关键词:《寒夜》 复调小说 对话 巴金小说 独立意识 主人公 结构 内心矛盾 
疾病的隐喻:关于《寒夜》的一种存在主义解读
《巴金研究》2002年第1期52-67,共16页萧成 
在福州召开的第六届巴金国际学术研讨会。有中国社科院、南京大学、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山东师大等著名学府一批博士生、硕士生出席并先后在大会上宣读论文。引起与会专家的普遍关注和赞赏,认为这是年青学者出席人数、论文篇数最...
关键词:《寒夜》 存在主义 中国 长篇小说 现代文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