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艺文志》

作品数:906被引量:1173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尹海江傅荣贤孙振田王齐洲伏俊琏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武汉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人而不能游,且得游乎?——评一种关于庄子思想的新阐释
《人文论丛》2024年第1期371-377,共7页陈翠婷 
一、从隐士哲学到政治哲学冯友兰先生论先秦诸子之起源时在刘歆“诸子出于王官”说的基础上提出,儒、墨、阴阳、名家、法家专重于用世,专重于“学以致用,卖与帝王家”,而道家哲人深受隐士人生态度的影响,自觉地与政治权力保持着距离。...
关键词:庄子思想 冯友兰先生 老子传 生平经历 《庄子传》 《汉书·艺文志》 隐士 思想风格 
简帛数术的思想史意义
《中国史研究动态》2024年第1期36-40,共5页晏昌贵 
数术有有“思想”吗?一般以为,数术是“术”,是讲技术、方法、手段,是形而下;形而上的思想,在中国传统学术分类体系中,是属于“诸子”之子学。《汉书·艺文志》分天下书为六类,其中的“数术略”,尤其是数术中的“阴阳五行”类,其相关内...
关键词:中国传统学术 数术 阴阳五行 《汉书·艺文志》 思想史意义 诸子略 阴阳家 分类体系 
《汉书·艺文志》中的学问——知识谱系与经子关系论的当代启迪意义
《文史知识》2021年第12期110-114,共5页吴根友 黄燕强 
贵州孔子学堂2019年国学单列的重大课题“经子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9GZGX04)的阶段性成果。
经书与子书,经学与子学之间的关系,既是中国传统图书目录学涉及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学问—知识谱系所要处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传统图书目录学所遵循的图书分类逻辑,并非基于现代知识分类逻辑而展开,而是遵循"以治道为中心"...
关键词:图书分类 知识谱系 古文经学 《汉志》 《汉书·艺文志》 六艺略 诸子略 价值取向 
简帛数术的发现与研究:1949—2019被引量:3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128-141,共14页晏昌贵 廉超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周代汉淮地区列国青铜器和历史地理综合整理与研究"(15ZDB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的简帛数术发现与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头30年为第一阶段,几座主要墓葬出土的简帛数术资料如马王堆汉墓帛书、云梦睡虎地秦简《日书》都发现于这一阶段,可称之为简帛数术大发现的时代;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为第二阶...
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 简帛 数术 战国秦汉 《汉书·艺文志》 
“小说家”应该从诸子略中除名吗?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2期94-97,共4页杨叶青青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共收十家,"小说家"以街谈巷议之内容、稗官小吏之传播、丛残琐屑之意义忝列其中,其地位甚至遭到作者本人的否定,本文试图通过厘清"小说家"这一概念在阐释学层面和目录学层面的双重定位问题,为"小说家"的存在提供...
关键词:《汉书·艺文志》 杂家 小说家 小说概念 
浅析《汉书·艺文志》的古文经学倾向——以《六艺略·春秋》为例
《参花(下)》2017年第4期108-109,共2页张冰 
《汉书·艺文志》继承刘歆《七略》的古文经学立场,表现出《左传》优于《公羊》等今文经学的倾向。针对今文学派提出的“《左氏》不传《春秋》”和“《左氏》不祖孔子”这两条主要论点,刘歆一方面肯定《左传》“传”的性质,另一方面将...
关键词:《左传》 《汉书·艺文志》 《七略》 刘歆 今古文之争 
《汉书·艺文志》“序六艺为九种”因由考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6-8,共3页程方 
汉代经学尤为昌盛,朝野内外崇经、诵经、治经蔚然成风,对经学的推崇在《汉书·艺文志》中有着充分的体现。《汉书·艺文志》中的《六艺略》居《汉志》六略之首,虽无经部之名,但已相当于后来所谓的"经部",班固在《六艺略》中"序六艺为九...
关键词:《汉书·艺文志》 《六艺略》 经学 
申论《老子》文本变化的核心观念、法则及其意义被引量:9
《哲学动态》2002年第11期12-15,共4页丁四新 
从竹简本到帛书甲本,从帛甲到帛乙本,我认为<老子>文本有着比较明显的递变痕迹可循.但从帛乙到以后诸通行本之间却似有文本递嬗变化上的断裂.帛乙<老子>只分篇不分章,完全符合司马迁所言"著书上下篇"的例子,而诸通行本则在分篇成书的基...
关键词:《老子》 竹简本 通行本 符合 经学 上下 帛书 文本 成书 《汉书·艺文志》 
历代《汉书·艺文志》研究综述被引量:1
《图书馆》2000年第2期38-41,共4页谌三元 
本文探讨了历代关于《汉书·艺文志》研究的一些问题 ,并对有关的研究论著作了评论。
关键词:《汉书·艺文志》 古代文献研究 评述 历代 
先秦时期诗歌的传播被引量:9
《社会科学辑刊》1999年第1期135-141,共7页陈水云 
先秦时期,人们通过诗歌的传播达到交流思想、共享信息甚至处理问题、规范行为的目的。当时诗歌的传播便是诗、乐、舞三者高度融合的被称为“乐”的传播。传播的内容即“志”,它的最初意义就是指“诗”基于人类交往最原始的记忆功能,...
关键词:先秦时期 诗歌 “志” “诗言志” 传播方式 《诗》 “兴观群怨” “乐” 《汉书·艺文志》 “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