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注》

作品数:64被引量:4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胡继明韦利锋叶慧琼元玉杰王智群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重庆三峡学院安徽大学暨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化科学—教育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正少年,让深邃之思写开阔之境
《世界博览》2024年第23期62-65,共4页黄珺  
王勃是位天才,六岁就能做文章。九岁时,阅读唐初大儒颜师古所作的《汉书注》,觉得书中有不妥之处,便做《指瑕》十卷“以摘其失”,轰动一时。我们耳熟能详的千古名篇《滕王阁序》,一句“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便让世世代代的...
关键词:《滕王阁序》 秋水共长天一色 千古名篇 《汉书注》 颜师古 不妥之处 少年 
阏氏是王后吗?
《语文学习》2008年第12期41-41,共1页杨云法 
山东人民版语文教材必修三《苏武传》有“乃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一句.教材对“阏氏”一词注释说“匈奴王后的称号”。教材采用的是唐人司马贞和颜师古的说法,司马贞《史记索隐》和颜师古《汉书注》都说:“匈奴...
关键词:王后 语文教材 《史记索隐》 《苏武传》 《汉书注》 《辞源》 颜师古 司马贞 
颜师古《汉书注》中的齿音喉音反切声类被引量:5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1期77-82,共6页任福禄 
本文认为《汉书注》的齿音、喉音反切声类各自井然分立。精系齿头音与照系正齿音、照系之照二与照三及各系内部各母有明显区别;喉音反切声类“影、于、以、晓、匣” “以、定、澄”亦绝不混用。从而校正了《汉书注》声类研究中的某些错...
关键词:汉书注 《广韵》 颜注 反切上字 喉音 声类 又音 颜师古 齿音 集韵 
颜师古《汉书注》反切考被引量:9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3期71-77,共7页马重奇 
隋末唐初,颜师古为一百卷《汉书》所作的音注,不仅在史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汉语音韵史的研究也很有价值。颜师古,字籕,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关键词:汉书注 颜师古 广韵 混用 史学 古音 唐初 初唐 反切 又音 
颜师古《汉书注》中的“合韵音”浅论被引量:4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1期71-78,共8页马重奇 
合韵是我国古典诗歌固有的艺术形式,研究古韵的学者早就对合韵问题进行了探讨。清音韵学家段玉裁在《六书音韵表》中首先提出“合韵”这一概念。近人罗常培、周祖谟也在《汉魏晋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中阐明了合韵问题;王力在《诗径韵读...
关键词:合韵 广韵 平声 颜师古 去声字 汉书注 汉魏晋南北朝 韵部演变 段玉裁 罗常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