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的心脏》

作品数:68被引量:12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季峥张从成殷企平庄美兰刘利华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四川外语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江西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殖民主义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殖民主义的毁灭与殖民困局的破解——《黑暗的心脏》主题探究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76-79,共4页吴英丽 
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外语类课题"信息化时代下外语教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导入探究"(15jsyw-29)
英国现实主义作家约瑟夫·康拉德在中篇小说《黑暗的心脏》中批判了欧洲殖民主义的罪恶本质,还侧重表现了殖民主义给殖民者自身带来的毁灭。作为殖民者的典型代表,库尔茨的自我毁灭也预言了欧洲殖民者群体的自我毁灭。此外,康拉德试图...
关键词:约瑟夫·康拉德 《黑暗的心脏》 库尔茨 殖民主义 “另类”价值观 
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黑暗的心脏》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12期113-114,共2页苏冬凉 
《黑暗的心脏》是英国作家约瑟夫·康拉德的一篇中篇小说。主人公库兹在死前所发出的感叹-"恐怖!恐怖!"深刻地揭露了殖民主义的黑暗。本文旨在从后殖民主义视角探讨《黑暗的心脏》中的后殖民主义思想。库兹死前所发出的感叹揭示了两个...
关键词:殖民者 被殖民者 恐怖 
殖民主义的消解与帝国主义的传承——《黑暗的心脏》中黑与白的双重语境被引量:2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S2期66-68,共3页汤黎 曲舒文 
波兰裔的英国作家康拉德的不朽之作《黑暗的心脏》体现了作者帝国主义与反殖民主义的矛盾情绪的混合与交融。一方面,在种族与帝国主义优越感的影响下,作者用帝国主义的话语书写了一部"白色神话";另一方面,也是更为突出的一面,作为一位...
关键词:反殖民主义 帝国主义 种族主义 黑与白 文明与野蛮 
重谈《黑暗的心脏》中马洛的叙述的不可靠性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172-173,共2页阮世勤 
《黑暗之心》描写的是西方殖民者在黑非洲的丛林中的殖民经历。小说大部分的叙述是来自于马洛。马洛由于受到西方殖民文化的影响,在其叙述中不断地对非洲的本土文化进行扭曲,因此长期以来他的叙述都被认定为不可靠的。
关键词:马洛 不可靠叙述 叙述者 殖民主义 
谈《黑暗的心脏》中作为集体意识的殖民主义话语
《时代文学(下半月)》2007年第2期151-152,共2页庄美兰 
文本与特定的历史时空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一个反映社会生活的文本来说,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读出不同的含义。以莎士比亚的《暴风雨》为例,普洛斯佩罗一直被英国观众理解为一个正面人物:聪明、善良、勇敢、神通广大。然而在一个...
关键词:《暴风雨》 鲁滨逊 马洛 英国小说 斯佩 人从 殖民地人民 卡里 集体意识 康拉德 
重谈《黑暗的心脏》中马洛的叙述的不可靠性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163-164,共2页阮世勤 
《黑暗之心》描写的是西方殖民者在黑非洲的丛林中的殖民经历。小说大部分的叙述是来自于马洛。马洛由于受到西方殖民文化的影响,在其叙述中不断地对非洲的本土文化进行扭曲,因此长期以来他的叙述都被认定为不可靠的。
关键词:马洛 不可靠叙述 叙述者 殖民主义 
探险的梦想,帝国的实践——《黑暗的心脏》和《奥斯卡与露辛达》对比研究
《时代文学(上半月)》2007年第1期70-71,共2页徐显静 杨永春 
本文探讨了英国作家约瑟夫·康拉德的代表作《黑暗的心脏》和澳大利亚著名作家彼得·凯里的力作《奥斯卡与露辛达》两部小说中所体现的人性堕落,宗教虚伪和工业文明对人性的摧残。他们提出帝国主义扩张的同时,入侵了土著,也造成自身的...
关键词:《黑暗的心脏》 《奥斯卡与露辛达》 人性 殖民主义 
康拉德的反殖民主义主题——评对康拉德小说《黑暗的心脏》的后殖民主义批判
《文教资料》2006年第26期65-66,共2页王华勇 
诸多理论家对约瑟夫·康拉德及其名作《黑暗的心脏》从后殖民主义的角度进行了批判,认为康拉德是种族主义者,也是殖民主义者。笔者解读了小说文本和康拉德的人生经历,进行了批判之批判,并得出结论:康拉德不是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御用文...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 反殖民 人生经历 
《黑暗的心脏》主题的多维与象征主义解读被引量:1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30-31,37,共3页王平 
就主题而论,《黑暗的心脏》具有不同的解读。首先,它是对欧洲殖民主义本质的困惑审视。进而,它揭示文明与野蛮的对立。最后,小说在更深的层面上探询了人性的善恶冲突。通过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这些主题得以完美而深刻的展现。
关键词:殖民主义 文明 野蛮 人性 象征主义 
本我、自我与超我——《黑暗的心脏》之解读被引量:1
《黄山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111-112,共2页宁媛媛 
马洛的非洲荒原之旅不仅揭露了殖民主义的累累罪行,也是对人性潜意识的探索。非洲荒原深处的库尔兹是马洛内心隐藏而疯狂的本我(id);而在库尔兹的同行、朋友和亲人的话语中所建构的那个带着光环的库尔兹是理想化了、升华了的马洛,是马...
关键词:解读 心脏 黑暗 殖民主义 潜意识 理想化 两面性 荒原 非洲 人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