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书》

作品数:20被引量:1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虎董婧穆宏燕徐彬李维屏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唐山学院学报》《小说评论》《国外文学》《科技信息》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黑书》谈电影叙事对身份的建构与解构被引量:1
《当代电影》2019年第6期141-143,共3页艾则孜·开力 
电影作为大众文化(休闲文化)的一种表征,揭示了文化符号生产意义与身份价值观念的一般机制。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的小说《黑书》是一部"土耳其现代身份寓言",其身份意识是在主人公不断模仿并渴望成为"他者"的建构过程中展开的,而...
关键词:《黑书》电影叙事 身份建构 身份解构 
嵌入文本迷宫的隐喻:比较帕慕克《黑书》和莫言《酒国》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105-111,共7页柴鲜 
帕慕克《黑书》的故事发生在被共时化的伊斯坦布尔城市空间里,而莫言《酒国》里的背景,是一个将现实高度抽象化后想象建构的虚拟空间,这个想象的酒国市是作家融合一切叙述的"熔炉"(1)。两部文学作品处于不同的文化语境,却异曲同工,采用...
关键词:《黑书》 《酒国》 内文本 背景文本 隐喻 
浅析《黑书》作品中的文化身份问题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2017年第9期00319-00319,共1页王玲 
个人身份问题是作者探讨的中心问题。本文主要把《黑书》中人物对自身文化身份的态度分为三类即对西方文化身份的向往、固守土耳其文化身份和徘徊于两种文化之间的文化身份来进行讨论。
关键词:黑书 后殖民 文化身份 
《黑书》与《酒国》:“奇妙的巧合”
《小说评论》2017年第3期59-64,共6页柴鲜 
商洛市科技局科研项目"当代小说中的记忆书写"(项目编号:sk2014-01-28)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国作家莫言曾在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前,与2006年度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奥尔罕·帕慕克(Orhan Pamuk,1952-)在北京有过一次面对面的文学会谈。在会谈中,莫言说自己的某些作品和帕慕克的部分作品存在相似之处,
关键词:《酒国》 诺贝尔文学奖 巧合 中国作家 帕慕克 面对面 作品 莫言 
脸孔的秘密:从小说《黑书》到电影《隐蔽的脸》被引量:1
《四川戏剧》2017年第2期149-153,共5页仇红 
从帕慕克的小说《黑书》到据此改编的电影《隐蔽的脸》,虽然主线故事完全不同,但小说与电影共同表达了土耳其人对于"自我"的追寻,通过不同的媒介方式表达了土耳其人的集体"呼愁"。
关键词:改编 追寻 呼愁 
书写的梦——奥尔罕·帕慕克《黑书》的叙事
《东吴学术》2014年第5期109-113,共5页徐冰 
苏州市职业大学青年教师启动项目(项目编号:2011SZDQ06);江苏省教育厅二○一二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项目编号:2012SJD750042)研究成果
《黑书》借用侦探小说的样式叙述了卡利普因追踪同时消失的妻子如梦和堂哥耶拉而不自觉地发生了自我质变的过程,从而瓦解了侦探小说程式化的稳定结构。从其故事元素的架构而言,它甚至撼动了小说作为文学样式的故事性特征,凸显的漂浮性...
关键词:奥尔罕·帕慕克 《黑书》 侦探小说 故事 
帕慕克的《黑书》:互文之书
《唐山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46-48,共3页张虎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3CWW011)
帕慕克的《黑书》是一部互文之书。从引语、情节与结构、概念与意象、故事等几个方面入手,结合伊斯兰神秘主义、《美与爱》与马赫迪主义,对《黑书》互文的对象进行考证、追根溯源,展现《黑书》中形式不一、异彩纷呈的互文艺术。
关键词:帕慕克 黑书 互文性 
一个旅人在家乡:对《黑书》和帕慕克的解读
《浙江社会科学》2013年第12期124-130,159-160,共9页王琼 
《黑书》以旅人的方式展开一个追寻文字和身份的旅程,是帕慕克在写作手法和思想内容方面非常成熟的一部小说,本文采取文本、作者、世界、读者四要素相互渗透的分析方法,研究帕慕克的写作手法和创作理念,尝试多方位地解读作品,从而获得...
关键词:《黑书》 旅人 引语 对话 反讽 
帕慕克《黑书》与苏菲神秘主义
《山西青年(下半月)》2013年第2期167-168,共2页王晓婧 
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的小说《黑书》深受伊斯兰苏菲神秘主义的影响,是一部苏菲神秘主义小说。本文认为,《黑书》中如梦的苏菲神秘主义隐喻和对角镜子般的意义结构体现了苏菲神秘主义思想。本文从《黑书》所涉及的部分苏菲神秘主...
关键词:帕慕克 《黑书》 苏菲神秘主义 隐喻 
游走于伊斯坦布尔的迷宫——解读《黑书》中的文化身份问题
《文学界(理论版)》2012年第4期49-51,共3页裴蓓 
《黑书》折射出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对于文化身份这一论题的多维度求证。《黑书》的主角的卡利普渴望通过破译专栏作家耶拉的文字找到失踪多日的妻子如梦。而在伊斯坦布尔的现实世界与耶拉文字虚构的迷宫中,卡利普乃至是整个民族...
关键词:奥尔罕·帕慕克 《黑书》 文化身份 替身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