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凋》

作品数:46被引量:1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柯建华张朝晖廖小勤赵丽瑾杨春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理工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宜宾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赤子》《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启迪与智慧(中)》《兰州交通大学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花自飘零水自流——张爱玲《花凋》与契诃夫《迟开的花朵》之比较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90-92,共3页黎荔 
《花凋》是张爱玲撰写的经典短篇小说,讲述了女主人公短暂且悲情的一生,犹如一朵没有绽放就凋零的花。《迟开的花朵》是契诃夫的短篇小说,以作者敏锐的洞察力展现了社会荒诞主体,依靠故事情节和隐喻的方式形成叙事空间,反映社会现实。...
关键词:张爱玲 《花凋》 契诃夫 《迟开的花朵》 张式苍凉 
“花凋”花落见“苍凉”——析张爱玲《花凋》苍凉风格之构建被引量:1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46-49,共4页汤雪颜 
《花凋》是最能体现张爱玲苍凉风格的作品之一。小说主要记载了一位身患肺痨的少女如花般凋落于腐朽颓败的家庭,凋落于风雨飘摇的时代的全过程。对文中参差对照、辛辣讽刺等艺术手法及病态审美情趣的具体分析,有助于读者进一步了解并把...
关键词:张爱玲 《花凋》 苍凉风格 艺术手法 
张爱玲三题
《传记文学》2019年第3期8-13,共6页陈子善 
再说范思平译《老人与海》张爱玲出版的众多文学著作中,只有两部未署名'张爱玲'而署了笔名,即1951年11月11月上海亦报社初版长篇小说《十八春》和1952年12月香港中一出版社初版翻译中篇小说《老人与海》(美国海明威著),前者署名'梁京',...
关键词:张爱玲 海明威 《老人与海》 《花凋》 初版本 再版本 
浅析《花凋》中的川嫦形象
《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6X期53-53,共1页吴冯豆 
张爱玲擅长以纯熟精炼的文字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其中短篇小说《花凋》以女主人公的恋爱经历为线索,叙述了民国时期上海一家遗少家庭的琐事,着重再现了川嫦由生到病到死的生活状态,人物描写细腻丰满。本文将着重从分析川嫦的人物性格,...
关键词:《花凋》 川嫦 张爱玲 
重探張愛玲小說裏的病態身體——以《花凋》、《紅玫瑰與白玫瑰》、《小團圓》爲主
《人文中国学报》2018年第1期85-110,共26页楊佳嫻 
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認爲,疾病是内在精神狀態通過身體說出的語言,是一種自我表達。張愛玲(1920—1995)小說的文本分析車載斗量,疾病書寫在'張學'裏不是新話題。曹七巧'閣樓上的瘋女人'(The Madwoman in the Attic)形象,肺病隱喻...
关键词:張愛玲 病態身體 疾病書寫 性别 
从意象中看张式苍凉:以《花凋》为例
《戏剧之家》2018年第12期217-218,共2页祝淑婷 
《花凋》是张爱玲经典短篇小说。讲述了年轻女子郑川娥短暂悲情的一生:如一朵未完全绽放却凋零的花。小说延续了张氏作品悲凉基调。本文主要从小说中意象出发,分析《花凋》中特有张式苍凉。
关键词:花凋 意象 苍凉 
张爱玲小说《花凋》的叙事时间分析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60-63,共4页李小歌 
《花凋》是张爱玲的一篇独具特色的短篇小说,文章立足小说文本,运用叙事学理论,重点探究《花凋》中呈现出的叙事时间模式。通过分析作品中的时序、时距和频率的变化过程,进一步发掘作者处理话语时间的艺术魅力,进而探讨叙事时间对小说...
关键词:张爱玲 《花凋》 叙事时间 
抹平文本的空白与悖谬——张爱玲《花凋》的重读与阐释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65-69,92,共6页陈婉 毛靖宇 
现代文本批评理论认为,作者在编织文本时往往有意无意地留下一些空白与悖谬,为读者的阅读留下丰富的阐释空间。张爱玲《花凋》文本从深层揭示了郑川嫦以疾病与生命为代价向家庭与社会索取爱的无意识心理,展现了旧时代女性在追求现代性...
关键词:《花凋》 文本 空白与悖谬 疾病 无意识 
花自凋零人自离——浅谈郑川嫦悲剧命运的成因
《启迪与智慧(中)》2016年第7期7-9,共3页唐晓楠 
无法谢幕的舞台上演着一场没有结果的人生悲剧,郑川嫦,一朵追寻着爱与希望,却始终缺少爱的滋养,还没来得及绽放就已经凋零的玫瑰,张爱玲精心创作出的一个经典悲剧角色。本文就是对《花凋》中人物郑川嫦的悲剧命运从三个矛盾着手做出简...
关键词:《花凋》 悲剧 矛盾 男权社会  
不成泥也不作尘——从《花凋》看张爱玲的悲观主义
《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6Z期41-41,共1页王真真 
张爱玲作为一个彻底的悲观主义者,她擅于在作品中写人物的各种悲剧。她在作品中通过人物性格中存在着的残酷、自私、冷漠、无情的讥讽与不屑,把她的悲观主义表现的彻底。
关键词:张爱玲 《花凋》 悲观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