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品》

作品数:66被引量:7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范子烨邵学海王乃元林泰胜蔡富军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黑龙江大学广州美术学院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美与时代(美学)(下)》《文艺研究》《艺术市场》《小品文选刊(下)》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美术观察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论摘
《美术观察》2018年第6期138-138,共1页羽行 
韩刚在《姚最(续画品)成书与流传考略》一文中认为,姚最《续画品》为续谢赫《画品》之作.对其成书与流传经过,学界论之甚略.通过梳理该书现存各本的流传情况与内容对照.文章认为其成书于梁代,当时姚最尚不满16岁,是为少作;姚...
关键词:流传经过 《画品》 《续画品》 流传情况 姚最 成书 
学科细分背景下对“书画同源”的延伸解读
《美术观察》2015年第7期20-21,共2页付阳华 王帆 
1.“书画同源”的历代阐释——绘画对书写性的选择中国的绘画与书法因为创作工具的一致性,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书画同源”提出即早,后又阐释繁多,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书画理论中的重要命题。早期的“书画同源”主要侧重于文字与绘画...
关键词:书画同源 书写性 《历代名画记》 张彦远 谢赫 中国书画 骨法 《画品》 善书 六分半书 
《画品》中的“比方陆氏,最为高逸”发微
《美术观察》2012年第2期102-105,共4页韩雪松 
谢赫《画品》是古代绘画品评第一本专著,它不仅初步建立了中国绘画的品评理论体系,提出了"六法论",而且文中提出许多艺术美学范畴,如气、韵、骨、风、神、妙、逸等概念,这些均对后世艺术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惜的是,现代一些学者...
关键词:《画品》 艺术理论 古代绘画 中国绘画 美学范畴 品评 六法论 谢赫 
谢赫“六法”与印度“六支”
《美术观察》2011年第7期105-107,共3页李云集 
中国绘画理论到魏晋开始有了系统的论述,出现了一些代表性的美术理论家,如顾恺之、谢赫、宗炳、王微等,其中谢赫无疑是这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关于谢赫的生卒年历来是有争议的,王伯敏认为其生年当在南朝宋孝武帝大明中,卒年是梁武...
关键词:谢赫 “六法” 印度 中国绘画理论 美术理论家 《画品》 顾恺之 孝武帝 
艺术家和艺术史被引量:1
《美术观察》2007年第12期111-111,共1页胡是平 
艺术史影响着社会观念,作为权威的历史文献,表现在各艺术传统中伟大艺术家序列的建立。欧洲艺术传统的大师序列,自文艺复兴开始包括齐马布埃,乔托,马萨乔等,最先由瓦萨里的《名人传》推举,遂成定论。中国早期关于画家的文献如谢...
关键词:艺术史 艺术家 历史文献 艺术传统 《名人传》 社会观念 文艺复兴 《画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