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的郭素娥》

作品数:23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邓腾克张达刘宏芳金彦河李玉香更多>>
相关机构:约克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浙江财经大学云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美与时代(美学)(下)》《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青年作家(中外文艺)》《青年文学家》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考证的掘进与阐释的突围——重读《饥饿的郭素娥》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3年第1期369-385,共17页孔育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路翎文学年谱”(项目批准号:22YJA751009)阶段性成果。
路翎小说《饥饿的郭素娥》深受A·H·奥斯特洛夫斯基、高尔基作品的影响,又有着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抗战时期左翼文化思潮的印痕。郭素娥的形象有着马尔华的佻荡和强悍,而胡风的郭素娥论则源自杜勃罗留波夫《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中的卡德...
关键词:《饥饿的郭素娥》 原始强力 个性的积极解放 造神论 
论《饥饿的郭素娥》中的色彩描写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0年第8期79-81,共3页李德慧 
路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位才华横溢、气质出众的天才型作家。在中篇小说《饥饿的郭素娥》中,路翎凭借对于艺术的敏锐感知力,有意识的将不同层次的色彩融入笔下的人、景、物中,提升了整部作品的美学格调,为我们展示了一场异彩纷呈、...
关键词:路翎 饥饿的郭素娥 色彩描写 
《饥饿的郭素娥》中的戏剧特征
《中学生作文指导》2020年第22期0215-0216,共2页程丽 
《饥饿的郭素娥》是路翎的成名作,它除了艺术构思独特,人物形象奇异外,最独特的还是它的戏剧特征。在小说中,环境阴沉而又悲凉;时间集中而又紧张;矛盾贯穿始终:奇异的人物性格通过语言的传达更加突出。
关键词:《饥饿的郭素娥》 路翎 戏剧特征 
试论时代的饥饿性——以《杀夫》与《饥饿的郭素娥》为例被引量:1
《中国民族博览》2018年第11期192-195,共4页费嘉豪 
纵观历史长河,各个时代都是盛况与苍凉相织相错。本文把时代背后的苍凉统称为时代的饥饿性。"饥饿"代表的不仅仅是字面本义,而更多涵盖了其横纵延伸方面。每一个时代,"饥饿"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于物质、精神、人性、社会等方面,而随着时代...
关键词:饥饿 延伸 源头 永恒存在 
“饥饿”困境下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与失落——《杀父》与《饥饿的郭素娥》的对比阅读
《北方文学(下)》2017年第8期23-24,共2页朱箫郡 
《杀夫》和《饥饿的郭素娥》是现当代女性主义作品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两篇,李昂和路翎都选择以饥饿的视角揭露社会底层女性在男权社会下“饥饿”的生存状态,构建了独特的文学空间,为研究饥饿叙事和女性文学提供了可贵素材。本文通过女...
关键词:“饥饿”困境 女性独立意识 觉醒 失落 
《饥饿的郭素娥》的经典化历程
《中国文学研究》2017年第2期88-94,共7页李明彦 
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互文现象研究"(14CZW076)的阶段成果
作为20世纪40年代国统区小说创作的代表,《饥饿的郭素娥》以其特有的"饥饿书写"在当时获得了广泛的影响,参与了中国现代文学秩序的建立,并成了现代文学史的文学经典之一。本文从四个阶段梳理了《饥饿的郭素娥》的生产及传播过程,发掘其...
关键词:《饥饿的郭素娥》 路翎 文学经典化 
个体记忆与家国情怀--论《饥饿的郭素娥》与《商市街》的“饥饿”书写
《北方文学(下)》2016年第6期26-26,共1页吴莎莎 
路翎和萧红都是对饥饿有着深刻认知且富有使命感的作家,《饥饿的郭素娥》和《商市街》都对“饥饿”进行书写与思考。无论是路翎通过饥饿反抗来寻求个体和民族解放的出路,还是萧红通过饥饿的生命体验来表达个体困境的焦虑,都真实地呈...
关键词:饥饿的郭素娥 商市街 饥饿 个体生命 家国 
《饥饿的郭素娥》:存在主义视域中的重释被引量:1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10期37-40,共4页李亚奇 
中国现代作家路翎创造性地在其成名作《饥饿的郭素娥》中描述了一种原生态的生命强力,主人公用她原始的强悍碰击着社会的铁壁,作为代价,她悲惨地献出了生命。笔者试图摆脱传统研究的桎梏,将郭素娥的形象置于存在主义的视域中进行重新释...
关键词:存在主义 郭素娥 原始强力 命运悲剧 价值 局限 
无处安放的情欲——对《饥饿的郭素娥》的一种解读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年第1期48-50,共3页鲁守广 马维 
路翎在此文中用"生活的触手"描写了一个女人和一个世界。郭素娥被父亲抛弃,之后嫁给了救她一命的大烟鬼。她瞒着丈夫与旷工张振山私通,最后被恶势力夺去了自己的生命。这是一个用劳动、人欲、饥饿、痛苦、嫉妒、欺骗、残酷、犯罪,但也...
关键词:情欲 苦难 郭素娥 
从《饥饿的郭素娥》中的浮雕式语言谈路翎小说的风格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2010年第10期23-24,共2页罗文珍 
20世纪初是中国文学极为繁盛的时期,在这段历史中诸多艺术之花竞相争艳,路翎即是其中一枝绚丽的独秀。仅从其代表作《饥饿的郭素娥》中书写环境、人物的浮雕式语言来分析,我们就可清晰地捕捉到路翎小说沉郁、浓厚、激越、悲凉的风格。
关键词:《饥饿的郭素娥》 浮雕式语言 风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