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薯5号

作品数:38被引量:5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郭其茂杨立明陈赐民吴文明卢春生更多>>
相关机构: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四川省种子管理站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科技成果》《中国种业》《农村百事通》《福建农业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福建省科技厅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平台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红心甘薯新品种龙薯34号
《农村百事通》2022年第12期30-30,共1页黄艳霞 郭其茂 林子龙 
龙薯34号是以“岩薯5号”为母本、“岩粉1号”为父本杂交选育的红心甘薯新品种,适宜在福建及类似气候地区春、夏、秋季种植。该品种株型半直立,短蔓,分枝数9条左右。顶叶绿色,叶片缺刻深,主脉淡紫色,侧脉、叶柄、柄基、蔓均为绿色,脉基...
关键词:半直立 分枝数 淡紫色 岩薯5号 新品种 主脉 绿色 叶柄 
食用型紫甘薯新品种阜紫薯1号被引量:2
《中国种业》2017年第1期76-77,共2页朱玉灵 范泽民 
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资助项目(CARS-11)
阜紫薯l号(原系号阜薯0713-6)是阜阳市农业科学院以优质、高产紫心品种渝紫1号为母本,选择了冀薯4号、Y08-77、P616-23、徐27、阜24、岩薯5号、浙薯13、龙薯9号、昆明甘心红薯等品种为父本,经集团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优质、高...
关键词:新品种 紫甘薯 紫薯 食用型 品种鉴定 农业科学院 岩薯5号 浙薯13 
响应面法优化甘薯“岩薯5号”的茎尖培养条件被引量:3
《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25期14188-14190,共3页周美玲 张志勇 黄萍萍 梁金平 张川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岩薯5号"脱毒茎尖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培养条件为6-BA0.88mg/L,NAA0.12mg/L,转管时间为18.66d,此条件下茎尖组培成活率达59.1%。
关键词:响应面法 中心组合设计 岩薯5号 茎尖培养 
高产优质甘薯新品种岩薯5号优化栽培研究被引量:9
《福建农业学报》2010年第4期438-443,共6页吴文明 
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nyhyzx07-012-18)
采用四因子五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不同密度、施肥量(N、P、K)与高产优质甘薯新品种岩薯5号产量间的关系,建立了各因素与产量指标的优化数学模型:^Y=53.76143+2.37583X1+3.04500X2+1.38583X3+1.89750X4-1.48932X21-1.07...
关键词:岩薯5号 施肥量 密度 优化栽培 数学模型 
龙薯9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7年第8期36-37,共2页肖德贵 
龙薯9号系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以岩薯5号为母本,金山57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甘薯新品种,200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高抗薯割病优点。我区从2003年引种试种龙薯...
关键词:高产栽培技术 龙薯9号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特性 特征 新品种 岩薯5号 杂交选育 
鲜食甘薯栽培技术
《福建农业》2007年第5期9-9,共1页余延光 周如昭 
鲜食甘薯是指以日常鲜食为主的甘薯,它要求薯块大小适中、薯皮光滑、薯块开裂少、著肉色好昧甜、鲜食口感好,商品率高。近几年,我区根据农民对鲜食甘薯的要求。先后引进了金山72、金山57、岩薯5号、龙薯3号等甘薯品种.尤以金山72、...
关键词:鲜食甘薯 技术 栽培 金山72 岩薯5号 甘薯品种 龙薯3号 商品率 
早熟高产抗病甘薯新品种——龙薯9号
《中国科技成果》2007年第7期61-61,共1页
龙薯9号系号120—2,是福建省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98年以岩薯5号为母本,金山57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甘薯新品种,具有早熟、高产、抗病性强等特点。该品种于200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龙薯9号 早熟高产 新品种 抗病性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甘薯 农业科学研究所 岩薯5号 
我省第27次通过审定的农作物新品种(续)
《四川农业科技》2007年第2期19-22,共4页
一、川薯73 1.选育单位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2 品种来源 1999年配制岩薯5号×南瑞苕组合成的食用型品种。2003~2004年参加省区试,并于2004年同时通过省区试和生产试验,2005年进行田间技术鉴定和示范。
关键词:农作物新品种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审定 选育单位 品种来源 岩薯5号 生产试验 技术鉴定 
北京大兴种出“巨无霸”甘薯和“迷你薯”
《农家之友》2006年第02S期32-32,共1页
关键词:巨无霸 甘薯 北京 迷你 优良品种 科技人员 试验示范区 最大直径 “岩薯5号” 
泉州市甘薯脱毒苗生产繁育体系的建设初探被引量:1
《福建农业科技》2006年第1期13-14,共2页李剑峰 
关键词:繁育体系建设 甘薯脱毒苗 生产现状 泉州市 主栽品种 岩薯5号 种性退化 种植 安溪 种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