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文学史

作品数:37被引量:8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思和黄万华朱德发刘中树渠晓云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学术研究》《文艺理论与批评》《东方文化》《济宁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另一种进入方式——以贾植芳为个案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122-130,共9页卢燕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红色文艺与百年中国研究”(21&ZD259)的阶段性成果。
在今天高度理论化、学科化的20世纪中国文学史之外,贾植芳提供了另一种进入文学史的方式。他以一己真切经历,留下了对“新文学”“人”“知识分子”这些在20世纪文学史研究中重要的理论命题的另一种阐释。这些阐释带着个人经验与生命的...
关键词:贾植芳 20世纪中国文学史 新文学  知识分子 
以“报刊史料”重构“20世纪中国文学史”——读《报刊史料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史》
《现代中文学刊》2024年第2期155-159,共5页陈云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晚清民初‘神思’概念史”(22FZWB071);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鲁迅早期阅读书目整理与研究(1898—1918)”(2022CWX042)阶段性成果
关爱和教授担任总主编的《报刊史料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史》,分为胡全章分卷主编的《近代卷》、孟庆澍分卷主编的《现代卷》、武新军著《当代卷》三卷,入手于报刊,立足于文学,借助原始材料,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呈现了中国近代、现代和当代...
关键词:《报刊史料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史》 关爱和 报刊史料 重写文学史 
《期刊史料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史》
《汉语言文学研究》2023年第3期45-45,共1页
《期刊史料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史》是关爱和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期刊史料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最终成果,结项后入选国家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期刊史料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史》分三卷:总主编关爱和教授,胡全章教授主编《...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研究 社会科学成果 学术带头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河南大学 团队建设 章教授 学科团队 
他在重写文学史——读《严家炎全集》被引量:6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年第1期91-94,共4页陈思和 
严家炎先生作为现代文学学科的领军人物,他始终站在"重写文学史"的立场上,他把自己巨大的创新能力,投放在不断冲破人为设置的条条框框,不断开拓学科的边界上。他研究姚雪垠和金庸的创作,独辟蹊径,公正评价历史小说和武侠小说在文学史的...
关键词:严家炎 《严家炎全集》 “重写文学史” 20世纪中国文学史 “世界性” 
现实主义的多重镜像--重提“功能现实主义”的历史线索与文学史意义被引量:2
《南京社会科学》2021年第11期131-140,共10页顾奕俊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主义文学经验和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文学研究”(19ZDA277);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1940年代七月诗派、革命根据地诗群、中国新诗派关系研究”(Y202146131);浙江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科研创新专项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布莱希特在现实主义与表现主义的论争中提出了"功能现实主义"这一概念,且通过一系列理论阐发与戏剧实践将其明晰化。之后,罗杰·加洛蒂、维尔纳·密滕茨威等人的文章著述在接续发展"功能现实主义"的同时,进一步彰显现...
关键词:布莱希特 功能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 20世纪中国文学史 
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雷加——为了一个时代的纪念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0年第8期51-55,共5页阎纯德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文学离不开时代,尽管文学会因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发展或繁荣,但其世代相传的基因不会变。雷加(1915—2009)是"东北作家群"的最后一位作家,也是参加过"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解放区老作家。他走了,但这并不意味着...
关键词:延安文艺座谈会 东北作家群 雷加 解放区 喧嚣 
想象中国方式一种——评顾彬的《20世纪中国文学史》被引量:1
《文艺评论》2017年第10期26-30,共5页房广莹 
顾彬因“垃圾论”事件成为汉学界“网红”,他的惊人言论在国内读者间的影响远大于其书籍本身,这样的效果恐怕与他本人的意愿相违背。为了洗刷“污名”,顾彬不止一次公开声明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并且出于对中国的热忱而撰写、出版...
关键词:中国文学史 20世纪 顾彬 中国方式 想象 文学史书写 中国文化 媒体炒作 
顾彬《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的“史”与“论”——以对郁达夫的文学史书写为中心
《文艺评论》2017年第10期36-40,共5页段煜 
在中国传统的史书中,对人物的记述总是受到史家的重视。纪传体史书被称为“正史”。具体到文学史这一专门史中,所涉及到的“人物”便主要是作家。如何对作家进行选取、介绍与编排,是每一部文学史著作都绕不开的问题。德国汉学家顾彬...
关键词:文学史书写 中国文学史 20世纪 顾彬 郁达夫 “论” “史” 编排体例 
有关20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的几个问题被引量:14
《文学评论》2016年第6期152-161,共10页陈思和 
本文就20世纪中国文学史编写中遇到的若干问题,提出作者的研究心得,大致归纳为:(一)在晚清到民国的文学大潮中,如何看待五四新文学运动的意义,以及如何看待新文学传统与整个20世纪文学的关系?(二)晚清到民国的文学大潮中,如何看待中国...
关键词:20世纪中国文学史 先锋与常态 殖民地文学 战争与文学 
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建设——以20世纪中国文学史教材为例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58-63,共6页李宗刚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的20世纪中国文学史,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统领20世纪中国文学史;积极地回应西方的20世纪中国文学史书写方面的不同声音、观念等。出版后的该工程教材,要实现其社会价值,需要进入大学...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理论研究 建设工程 教材 20世纪中国文学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