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代文学

作品数:53被引量:9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朱晓进李玮高丽琴李惠敏马金玲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京晓庄学院河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湖南社会科学》《作文与考试(高中版)》《文艺理论与批评》《东南学术》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呼兰河传》《信使》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23年第16期186-187,共2页尹奕歆 
萧红:《呼兰河传》作者介绍萧红(1911年-1942年),中国近现代女作家,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并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
关键词:《呼兰河传》 《生死场》 萧红 30年代文学 东渡日本 洛神 中国近现代 
“去民族性”的民族主义文学——日本比较视野下的20世纪30年代中国“民族主义文学”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2年第3期124-138,共15页顾宇玥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日本共运与中国左翼文学(1925-1937)”(KYCX22_1457)的研究成果
“民族主义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20世纪80年代,《南京师大学报》刊载了一组文章,将“民族主义文学”视为左翼“革命文学”的“反题”,开启了关于这一问题的系统研究②。“民族主义文学”的声音不再因“反动”...
关键词:民族主义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史 文艺政策 30年代文学 文学思潮 革命文学 南京师大学报 比较视野 
知识、伦理的消长与纠葛——论邓中夏的知识社会学文艺观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111-117,共7页胡言会 王小娟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李大钊影响下的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文艺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5BZW010)
邓中夏的文艺观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现代性知识与伦理、文学美感论与文学社会工具论、阶级与启蒙相互纠葛,此消彼长,揭示了邓中夏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心路历程。他推崇社会学,将之融入马克思主义,形成独具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
关键词:邓中夏 文艺观 社会学 知识 30年代文学 
萧红为什么总是被抛弃
《各界》2017年第15期14-18,共5页梅莉 
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的萧红,一生虽然短暂却极璀璨,抵得上别人活几辈子的,只因她与几位男作家的情感跌宕起伏、斑斓多姿,堪称是那个年代的经典言情大片。
关键词:萧红 抛弃 30年代文学 男作家 洛神 言情 
“乌托邦想像”的嬗变与内在焦虑——对晚清至20世纪30年代文学创作的一种解读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88-91,共4页宋瑞荣 宋文坛 
面对历史风云的变幻,中国20世纪前30年现代文学创作中的乌托邦写作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从晚清乌托邦写作中的国族想象到现代革命乌托邦话语与个人乌托邦空间的演变,乌托邦写作主题的嬗变潜藏着作家对现实的焦虑与不安。乌托邦想像与现...
关键词:乌托邦想像 国族 革命 个人 
“30年代文学”时期的茅盾与普列汉诺夫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5年第7期66-70,共5页张琼 
普列汉诺夫的文学理论为"左联"的成立创造了思想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构成"30年代文学"时期(1928—1937)茅盾思想"变化"的潜在背景。寻找普列汉诺夫和茅盾在思想上的联系,有助于揭示这个期间茅盾一以贯之的"合于现实"的创作观,也可以促...
关键词:“30年代文学” 普列汉诺夫 茅盾 
朱光潜现代诗学理论的建构与20世纪30年代文学教育实践被引量:1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56-60,共5页姚家育 
2012年度广东远程开放教育科研基金项目"大学文学教育和中国现代诗学理论的建构--以20世纪20-40年代为中心"(YJ1223)系列成果之一
从《诗论》的逻辑起点、阐述重点和篇幅递增等方面综合考量,贯穿《诗论》的主线应该是朱光潜的"音律"说。"诗为有音律的纯文学"是朱光潜现代诗学理论的精髓,它包括诗的节奏、声、韵、顿等形式要素,这些要素既相互联系,又自成系统。朱光...
关键词:朱光潜 现代诗学 音律 “读诗会” 文学教育 
萧红为什么总是被抛弃
《传奇故事(百家讲坛)(红版)》2015年第1期63-63,共1页梅莉 
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的萧红在生前曾预言:“虽然不知道将来有没有人看我的书,但是我的绯闻将永远流传。”她说的没错,尽管她没料到,所谓“绯闻”,其实是“被抛弃”。
关键词:抛弃 萧红 30年代文学 “绯闻” 洛神 
新视野下的萧红《呼兰河传》
《秘书》2014年第6期44-45,共2页高明艳 
对于90后的读者来说,萧红可能是一个有些陌生的名字。萧红是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1911年生于东北呼兰,长于乱世。萧红曾浪迹四方,辗转于哈尔滨、上海等地。1942年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萧红曾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小说《呼兰河传》...
关键词:《呼兰河传》 萧红 30年代文学 20世纪 90后 女作家 哈尔滨 香港 
20世纪30年代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及其空间表征被引量:1
《北方论丛》2014年第5期1-7,共7页逄增玉 孙晓平 
20世纪30年代文学受制于当时中国的京海社会结构和时代动荡,一方面以五四时期启蒙主义、反现代性的浪漫主义和革命意识形态等视角,绘写同一时空中国乡村世界的不同政治与文化、文学与审美的地理空间,塑造了不同的乡村和中国形象;另一方...
关键词:20世纪30年代 中国形象 空间表征 京海结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