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说方式

作品数:699被引量:1009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荣光启曹顺庆李建中王少军黄科安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艺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革命时代”的词与物--重读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被引量:3
《文艺研究》2021年第7期72-84,共13页鲍国华 
天津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项目成果。
鲁迅的学术演讲《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以其独特的文学史观和对清党事件的指涉引发持久关注和推崇。但该文立意及价值实不限于此。鲁迅有意将现实体验及相关思考融入公开的学术演讲和文学史的言说方式之中,通过建立文学史中...
关键词:《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言说方式 现实体验 学术演讲 文学史观 杂文时代 词与物 学术文体 
贾樟柯的影像与文字:从契合到扞格被引量:1
《文艺研究》2019年第7期124-133,共10页陈林侠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海外动态数据库的中国电影竞争力研究(1980—2014)”(批准号:16BZ W158)成果
在当下中国复杂的文化语境中,贾樟柯的经典化及其国际地位,可谓是一个奇迹。这与他本人拥有影像与文字两套成熟的话语言说方式密切相关。贾樟柯的文字话语体现出中国导演罕见的文学素养、理论功底,在经典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充分塑造...
关键词:贾樟柯 影像 文字 电影作品 知识分子形象 经典化 文化语境 言说方式 
论“诗家语”被引量:8
《文艺研究》2014年第5期72-80,共9页吕进 
诗是"精致的讲话",语言既是这一文体的形式,也是这一文体的内容,所以语言研究是诗学的中心范畴。诗歌使用的语言不是与散文相同的语言,也不是专属诗歌的特殊语言,而是"诗家语",即以一般语言组成的诗的言说方式。诗歌从散文那里"借"来一...
关键词:诗学 诗家语 言说方式 交际语言 灵感语言 
《史记》“重言”现象解析
《文艺研究》2011年第5期42-49,共8页田蔚 
《史记》的"重言"话语多以"某某曰"为标记,借助它们的存在使得文意扩大而深入。《史记》的"重言"以"层间叠发"的形式出现,构成了文本内部的对话效果,是作者植入生命激情的显现。其与"太史公曰"互补共用,表现出司马迁欲将自己与先贤并列...
关键词:《史记》 重言 解析 生命激情 言说方式 《庄子》 语言艺术 太史公 
文备众体:中国古代文论的言说方式被引量:15
《文艺研究》2006年第3期50-59,共10页李建中 
中国古代文论的言说方式有着多元和开放的特征,其批评文体(体制、体势、体貌)采百家之长,兼众体之优,在文学理论批评中既逻辑地说,又诗意地说和叙事地说,从而形成诗性与逻辑性、片断性与整体性以及叙事性与抒情性相生相济的言说方式。
关键词:古代文论 言说方式 批评文体 文备众体 
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基本路径及其方法被引量:112
《文艺研究》1996年第2期12-21,共10页曹顺庆 李思屈 
20世纪是一个中西文化大碰撞的时代,而21世纪则将是一个世界各民族文化大对话的时代。在未来多元化的世界文化格局中,中国文化能否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我们能否贡献出具有世界影响的文论家和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学理论?这将取决于我们是否...
关键词:文学理论 话语言说 重建中国文论话语 理论话语 言说方式 中国传统文论 中国文学 中国文化 话语体系 对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