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剧

作品数:1243被引量:773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政刘水云陈志勇李海安黄爱华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师范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中山大学中央戏剧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演出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文艺复兴文学中的剧场隐喻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4期67-68,共2页辛雅敏 
所谓剧场隐喻,就是将世界比喻成剧场,将人生比喻成演剧。库尔提乌斯提出,剧场隐喻起源于古希腊,随着戏剧演出在欧洲的衰落而消失,在中世纪晚期又伴随戏剧的繁荣再次出现,至文艺复兴时期则随处可见。
关键词:中世纪晚期 戏剧演出 隐喻 剧场 比喻 文艺复兴时期 古希腊 演剧 
阳泉南杨家庄村新见元院本演出壁画刍议
《中华戏曲》2024年第1期15-24,292,共11页陈枫 
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历代石刻戏剧史料整理研究及数据库建设”(项目编号:22&ZD261)
阳泉南杨家庄新见大德十年(1306)戏曲演出壁画,其画上共五人,形象特点鲜明,自左起从上到下分别对应末泥、引戏、副净、装孤、副末,完全符合《南村辍耕录》所载院本演出“五花爨弄”的脚色配置。该壁画的发现具有重要的戏曲史料价值,首...
关键词:戏曲壁画 元院本 民间演剧 
论20世纪前期海派京剧的汉口演剧
《中国京剧》2024年第2期30-37,共8页刘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戏曲史(湖北卷)》(批准号19ZD07);湖北省教育厅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新时期武汉戏曲大码头文化生态研究”(项目编号:T2021018);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湖北新创剧目文化生态研究”(项目编号:21Q230)。
1901年海派京剧名伶汪笑侬在汉口天一茶园登台,开创了海派京剧在汉演出之先河,接下来吕月樵、夏月润、夏月珊、毛韵珂、冯子和、周信芳、盖叫天、欧阳予倩等名伶多次来汉演出,促使海派京剧在汉口强势流布。尽管这些名伶演出时地、剧目...
关键词:欧阳予倩 汪笑侬 周信芳 冯子和 海派京剧 盖叫天 演出 20世纪前期 
中西方传统演剧叙述形态之比较
《探索与批评》2023年第2期1-13,共13页胡一伟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演示类叙述的数字化传播特征及价值内涵研究”(18CXW022)阶段成果。
中西方传统演剧叙述形态是各有侧重的,了解中西方演剧叙述形态之异同,有助于深入其背后的文化根基,启发创造灵感并进行平等交流对话。从演出叙述者、时空、所用媒介等角度出发,审视中西传统演剧叙述形态之异同,发现造成中西传统演剧差...
关键词:戏剧演出视觉文化传统叙述者 以形传神 
第十二届评剧艺术节参演剧目
《大舞台》2023年第5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2023年9月19日-26日,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唐山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第十二届评剧艺术节在唐山举办。艺术节采用“线下演出+线上直播”形式,共分评剧节开幕式演出、精品剧目展演、民间班社交流演出。
关键词:开幕式演出 评剧 剧目展演 民间班社 艺术节 第十二届 唐山市 
老顶山地区演剧习俗调查报告
《寻根》2023年第2期103-110,共8页王潞伟  
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历代石刻戏剧史料整理研究及数据库建设”(项目编号:22&ZD261);2022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山西神庙剧场建筑遗产保护现状调查研究”(项目编号:2022J016)阶段性研究成果。
地方性大剧种演出及习俗大戏演出主要是指以村社为单位邀请专业戏班以及演出团体来村里的庙院或广场进行演出,一般在庙会期间举行,目的主要是为了酬神、娱神。老顶山地区庙会主要有:鹿家庄二月初二(龙王庙),关村三月初一(三官庙、汤帝...
关键词:演出团体 娱神 老顶山 圣母庙 三官庙 庙会 龙王庙 
20世纪40年代话剧民族化视野下的“现实主义演出体系”探索——以郭沫若历史剧《屈原》演出为例被引量:1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3年第1期285-294,共10页谭嫦嫦 
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不仅是抗战时期的中国话剧,其演出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标志性的文学事件之一。以往的研究,大多从国共两党的政治斗争入手,着眼于它的文化政治内涵。不过,从中国现代戏剧艺术的成熟与发展角度来看,《屈原》...
关键词:舞台艺术 话剧民族化 《屈原》 戏剧文学 演剧艺术 政治内涵 中国现代文学史 郭沫若 
近十年戏曲文物研究的成就、不足与展望被引量:4
《文学遗产》2022年第5期144-149,共6页车文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戏曲文物文献搜集、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7ZDA244)阶段性成果。
戏曲艺术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戏曲文物是戏曲文化的珍贵遗存。戏曲文物指与戏曲相关的有价值的遗物与遗迹,时间一般确定在1912年以前,大致可以分为七大类型:戏台、戏曲碑刻、戏曲雕塑、戏画、舞台题记、乐器与服饰道具、稀见演剧文献等。...
关键词:戏曲文物 戏曲文化 演出剧目 传统文献 祭祀礼仪 戏曲碑刻 演剧 不足与展望 
道路抉择与民心所向的双重演绎——“十三艺节”革命历史题材演剧主题刍议
《大舞台》2022年第5期17-19,共3页张红武 陈雪 
在民族民主革命的征程中,革命先烈为探索救亡图存之道、寻求民族复兴之路而前赴后继、舍生忘死,涌现出诸多可歌可泣、可书可传的事迹,这些都成为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十三艺节”演出剧目中体现这一主题的艺术作品不在少数,这...
关键词:革命历史题材 家国情怀 演出剧目 精神品质 艺术作品 革命先辈 救亡图存 道路抉择 
空纳千万境,无形胜有形--中日传统演剧舞台空间简论被引量:2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22年第3期14-31,共18页麻国钧 
中央戏剧学院院内平行项目“东亚传统演艺空间文化比较研究”(YNPX1701)。
戏剧是一门表现时空的艺术,演出也要在一定的空间中进行。东西方传统戏剧在戏内空间的处理方式与展演空间的表现方式上有很大不同。从传统演剧舞台空间来看,东方戏剧在演剧空间处理上有普遍性规律可循,呈现出动静并存、阴阳互动、自由...
关键词:东方戏剧 戏曲艺术 演出空间 东方文学 中日比较文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