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分裂假说

作品数:16被引量:7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章进培庄会彬何丽萍罗洋王旭更多>>
相关机构:三明学院河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科技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唐山学院学报》《铜仁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了_2”的定性及句法地位问题再议——基于CP分裂假说理论框架的探讨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11-19,160,共10页庄会彬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生成语法的汉语研究与新时代汉语语法理论创新”(18ZDA291)。
"了_2"具有特殊的句法和意义,有别于"了_1"。从CP分裂假说探究,"了_2"作为限定成分,占据FinP的中心语位置,用以标记小句的整体状态。小句中的否定标记"不"并不影响"了_2"的出现(但会影响"了_1"的出现)。"了_2"之所以最终出现在句尾,是I...
关键词:了_2 句法地位 CP分裂假说 
汉语领主属宾句的句法推导研究
《唐山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79-84,共6页戴慧琳 
2018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18GWCXXM-30);2019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9YBQ094)。
领主属宾句是汉语学界争议的句型之一,文章首先对已有研究中存在的两大问题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领有名词是句子的话题,不是主语;领有短语中的“的”字并没有无理由的消失,而是隐现在句子中。其次在最简方案框架下,以CP分裂假说为基础,...
关键词:领主属宾句 话题 CP分裂假说 特征核查 
广义遭受句式及相关理论问题——从“王冕死了父亲”句式的汉日对比谈起
《语言研究集刊》2017年第2期179-199,383,共22页庄会彬 冯君亚 何晓芳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17BYY003);“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人文社科类)”(项目编号2018-cx-021)的资助
广义遭受句式曾引发汉语界的热烈讨论,但至今未有定论。文章借助CP分裂假说,尝试对日汉两种语言里的同一现象做出统一解释:即该类句式派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中的Foc^0节点具备[+Foc]特征,需要得到核查。有两种方案可以满足这一要求:第一...
关键词:遭受句式 CP分裂假说 核查 音步转型 遭受标记 
汉语分裂句的句法结构分析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92-94,共3页王旭 
汉语是注重话题的语言,依据CP分裂假说,汉语分裂句"是……的"结构的句法生成经历了话题化与焦点化两种语法过程,是体词性成分话题化与"是"字聚焦功能先后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焦点标记词“是” “是……的”分裂句 CP分裂假说 焦点化 话题化 
“王冕死了父亲”句式的CP分裂假说解释被引量:6
《外国语言文学》2013年第4期242-250,共9页庄会彬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句法-语义错配:汉语伪定语现象研究(2013-QN-514);河南大学科研基金项目:接口理论视域下的汉语形义错配现象研究(项目号:2012YBRW029)
本文以Rizzi(1997,2001,2003)所提出CP分裂假说解释"王冕死了父亲"句式,认为这一句式并非领主提升所致,而实为话题突显和焦点化双重作用的结果:"王冕"作为悬垂话题居于Spec,TopP位置,"死了"经过焦点化移到了FocP的中心语位置,"父亲"留在...
关键词:CP分裂假说 话题突显 焦点化 
CP分裂假说与汉语语言现象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98-101,共4页何丽萍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语焦点结构的生成语法研究"资助(编号:11WHL24)
Rizzi的CP分裂假说为CP提供了一个详细的内部结构。通过对汉语语料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Rizzi的CP分裂假说经验上得不到汉语语言现象的支持,汉语CP的内部结构允许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紧密相连的主题成分,但主题成分之间不允许焦点成分插...
关键词:CP分裂假说 汉语 主题成分 焦点成分 
CP分裂假说与德语动词位二现象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第12期158-161,共4页何丽萍 
湖南科技学院青年科研项目(09XKYTB006)的部分成果
德语动词位二现象是德语非常显著的语言特点,文章对CP分裂假说与德语动词位二现象进行分析比较,认为CP分裂假说能为德语动词位二现象的解释提供很大的启发。德语C的强屈折性特征使德语实义动词也能占据C这个功能性成分的位置。
关键词:CP分裂假说 动词位二现象 强特征 
CP分裂假说与汉语的SOV结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S1期228-230,共3页鲁华山 庄会彬 
本文尝试利用R izzi的CP分裂假说对汉语中广泛存在的SOV结构做出解释。赵元任、L i、Thompson等认为,汉语是一种话题突显的语言。我们假定每个汉语句子的第一个成分都看作是话题,位于TopP内,而把SOV结构宾语前置看作是一种焦点化,位于F...
关键词:CP分裂假说 话题突显 话题化 焦点化 
英语方位倒装结构句法探讨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81-82,共2页田启林 
文章援用CP分裂假说,证明英语方位倒装结构中的介词短语实际上经历了主题化的过程。它在移位到TopP指示语位置的过程中经过TP的指示语,所以具有类似主语的特征;又因为它是一句话的话题,所以又具有许多不同于主语的特点。
关键词:方位介词短语 CP分裂假说 主题化 
CP分裂假说与句子左边缘的详细结构
《宿州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50-52,56,共4页章进培 
传统的句法分析理论认为句子由CP、IP和VP三个最大投射构成。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句法学家提出IP、VP分裂假说。在此背景下,Rizzi提出了CP分裂假说。本文主要探讨CP分裂假说的理论基础、主要观点及其在英语语料分析中的运用。
关键词:句子左边缘 CP分裂假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