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会彬

作品数:42被引量:159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汉语韵律定语音步句式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对外汉语研究》《语言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英语非互补反义词的认知语法解读被引量:1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155-158,共4页原雪 庄会彬 
2019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东亚语言词汇语音结构演变的语言学理论创新研究(19BYY001)。
本文在认知语法理论框架下对非互补反义词进行认知解读,分析了英语非互补反义词语义形成的认知基础、认知特征及反义关系构建的认知原则。本文发现对非互补反义词的语义识解以相同的认知域为基础,具备主观性的特征,并以凸显原则为认知原...
关键词:英语非互补反义词 认知语法 识解 主观化 凸显 
信息结构—句法互动视阈下的“状语定化”被引量:1
《外语学刊》2020年第6期47-54,共8页张培翠 马宝鹏 庄会彬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生成语法的汉语研究与新时代汉语语法理论创新”(18ZDA291);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字本位视角下汉语特点”(2020BYY002)的阶段性成果。
状语定化现象是一种动宾短语修饰语(即状语)移入动宾内部,与宾语邻接而具有一些定语特性的现象,属于形义错配。汉语状语定化的情况大致有二:对于形容词/副词性状语而言,按照信息结构的要求,它们可直接在宾语的定语位置实现,而名词性状...
关键词:状语定化 形义错配 信息结构  题元角色 语义放行 
东北地区“江”名的历史由来考
《中国地方志》2019年第6期53-57,M0004,M0005,共7页庄会彬 
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东亚语言词汇语音结构演变的语言学理论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9BYY001)支持
东北地区的"江"并非当地汉语自身发展的结果,而是东北地区历史、文化、社会、政治等多个因素不断交织的产物。历史资料表明,高句丽、新罗首先在中国东北地区、朝鲜半岛使用了"江",后来的渤海,从高句丽继承了"江",并将其推而广之,使得"江...
关键词: 东北地区 渤海 高句丽 汉字 
汉语方言Z变音的类型分布及历史流变被引量:15
《中国语文》2019年第5期515-531,638,共18页辛永芬 庄会彬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河南境内中原官话与晋语边界点方言语法研究”(16BYY041)的支持;审图号GS(2019)2902号
Z变音是汉语方言中通过词根音节的语音变化来表示普通话中“子”尾词意义的一种音变现象,它本质上是词根音节与后缀音节在语流中产生的合音现象。Z变音所涉及的县市共有62个,集中分布在河南北部中部、山西南部东南部地区,河北、陕西、...
关键词:汉语方言 Z变音 地理分布 类型特点 历史流变 
现代汉语复合词的内部语序及其成因被引量:1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9年第4期64-71,共8页庄会彬 
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生成语法的汉语研究与新时代汉语语法理论创新”(18ZDA291)
汉语复合词的内部语序应为参数、韵律、词法等多重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古今句法语序的差异造成了复合词内部存在OV和VO两种语序的根本差异,于上古汉语形成者表现为OV型,于中古、近现代汉语形成者表现为VO型;另一方面,韵律制约、类词缀...
关键词:复合词 语序 参数 韵律 词法 
论汉语“词”的根性被引量:1
《汉语学习》2019年第4期77-86,共10页庄会彬 
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生成语法的汉语研究与新时代汉语语法理论创新”(项目编号:18ZDA291)
本文提出汉语的词具有根性特征,并结合这一特征,就现代汉语的词类难辨问题以及原始汉语的语序问题做出了解释。文章最后分析汉语词根性的历史由来,即汉语历史上的自然音变导致了其形态脱落,从而裸露出了词根。
关键词:汉语  根性 词类 
韵律句法视角下的汉语否定问题刍析被引量:3
《韵律语法研究》2019年第1期83-113,共31页庄会彬 马宝鹏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东亚语言词汇语音结构演变的语言学理论创新研究”(19BYY001)的资助.
汉语的否定问题主要面临三个亟须解释的语言事实:一是"不"与完成体标记"了"不能同现;二是"不"与"得"字补语不相容;三是能性"得"字结构的否定形式中不允许"得"字出现。本研究基于"不"的韵律缺陷,从韵律句法的角度做出解释,即"不"需要附...
关键词:汉语 否定 附着 韵律句法 
得的定性及其句法特征
《外文研究》2018年第4期8-14,103,共8页李继燕 庄会彬 
燕山大学青年教师自主研究计划课题“汉语动补结构的认知研究”(15SKB002)
基于以往的研究,本文对"得"的句法特点进行了探讨,考察了V-得结构限制宾语现象、"得"的附着特点、"得"的句法推导、"得"的意义,以及"得"字句的结构、"得"字句中Pro的语义指向以及动词复制结构的本质。本文认为,"得"应该被看作是一个附...
关键词:“得” 附着 V-得结构限制宾语现象 PRO 动词复制结构 
汉语形义错配研究的现状与展望被引量:2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8年第1期39-54,共16页庄会彬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4YJC740115);"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2016GGJS-025);"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7BYY003);"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人文社科类)"(2018-cx-021)
文章从形义错配概念的由来出发,回顾以往对这类现象的研究,并对其研究远景加以展望。文章认为,要在形义错配方面再次突破,需要做到:第一,对形义错配做出新的界定,并对其加以重新分类;第二,构建适合形义错配研究的理论框架;第三,总结其...
关键词:形义错配 现状 展望 
广义遭受句式及相关理论问题——从“王冕死了父亲”句式的汉日对比谈起被引量:1
《语言研究集刊》2017年第2期179-199,383,共22页庄会彬 冯君亚 何晓芳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17BYY003);“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人文社科类)”(项目编号2018-cx-021)的资助
广义遭受句式曾引发汉语界的热烈讨论,但至今未有定论。文章借助CP分裂假说,尝试对日汉两种语言里的同一现象做出统一解释:即该类句式派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中的Foc^0节点具备[+Foc]特征,需要得到核查。有两种方案可以满足这一要求:第一...
关键词:遭受句式 CP分裂假说 核查 音步转型 遭受标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