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时代

作品数:107被引量:4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马兴叶舒宪张立武王小健杜勇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烟台大学大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首都师范大学“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获奖成果简介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赵敏俐教授的《<尧典>何以为“典”——兼论中国早期文化记忆与经典的书写》一文,发表于《文学评论》2021年第4期。论文结合近百年的考古学成果和文化记忆的理论,就《尧典》的生成和它在中国文化史上重要意义做了具有开创性的阐释。作...
关键词:首都师范大学 获奖成果 文化记忆 尧舜时代 优秀成果奖 《文学评论》 《尧典》 高等学校 
山西民歌传承与传播研究
《戏友》2024年第5期35-38,共4页王斐 
山西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山西民歌传承与传播研究》结项成果,项目编号:23BD041。
山西民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国民间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歌之多世所公认,“民歌的海洋”名副其实。古时尧舜时代甚至更早就有了歌谣的传唱,《击磬歌》《南风歌》以及《诗经》中的《唐风》《魏风》等都是山西民歌传承传播的源...
关键词:山西民歌 《唐风》 中国民间音乐 尧舜时代 内容和形式 《魏风》 传承传播 多元模式 
我喜欢读书
《快乐语文》2024年第26期15-15,共1页李若菲 方林(指导) 
窗外,凉爽的清风掠过树梢,吹进了我的房间,房间里顿时充溢着淡淡书香。我坐在书桌旁的椅子上,静静品读着一本历史书。从尧舜时代,到春秋战国,然后到唐朝盛世,最后到明清时期,历史的长河在指尖和眼角流过,我仿佛正穿梭在上下五千年之中...
关键词:尧舜时代 上下五千年 春秋战国 动植物 房间 读书 
风的地质作用
《科学大众(小诺贝尔)》2024年第9期10-12,共3页刘汉斌 玖月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尧舜时代,在我国山西南部的盐湖地区,就有著名的《南风歌》,生动描述了风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在地质上,风作为外动力地质作用中的一种主动搬运动力,是岩石和...
关键词:外动力地质作用 尧舜时代 古诗词 山西南部 地质演化 盐湖地区 南风歌 推动力 
古代保护黄河的法律制度
《公民与法(检察版)》2024年第8期44-44,共1页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我国古代制定了许多法律制度,对黄河防洪度汛、保护堤坝、稳定河道、减少水惠起到了重要作用。相传在尧舜时代,黄河流域发生了大洪水,尧命令治水。稣历时9年未能平息水患,被杀于羽山。舜即位后,命稣的儿子禹继...
关键词:防洪度汛 尧舜时代 堤坝 黄河水 治水 黄河流域 制度 保护 
陶寺是“尧都”吗?
《中国报道》2024年第7期28-31,共4页王哲 徐豪 
陶寺孕育出了大中原文化区最早的国家组织,是中原华夏族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说中的尧舜密切相关。“经过对陶寺遗址40多年的考古发掘与研究,我们已初步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考古—文献—人类学’证据链,指向陶寺都城遗址为尧舜之都...
关键词:尧舜时代 考古发掘 陶寺遗址 华夏族群 尧都 证据链 都城遗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玺印·肖形印·道教印
《西泠艺丛》2023年第1期49-54,共6页刘昭瑞 
中国玺印的起源,传说中远溯到了黄帝、尧舜时代,但考古发现的实物资料,最早的则是在商代晚期,并且基本上可以框定在甲骨文时代,即公元前13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西周时期与商代晚期的玺印有相似性,都属早期中国玺印。而据可靠文献记载,...
关键词:春秋时期 商代晚期 玺印 尧舜时代 甲骨文 《左传》 《国语》 实物资料 
群众的“纸条”
《大江南北》2022年第6期42-42,共1页王厚明 
反映意见建议的“纸条”,在中国古代称之谏纸、谏书、谏草等。在未有纸书之前的尧舜时代,相传是以木牌为纸,立于交通要道,供人书写,言陈时政得失与谏言。天安门前的华表,就是源自古代的“纳谏之柱”,最早又被称为“诽谤之木”[《说文》...
关键词:尧舜时代 意见建议 交通要道 天安门 《说文》 
中华文明与治理水患
《月读》2022年第4期4-12,共9页黄剑华 
中国幅员辽阔,江河众多,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上曾多次发生洪涝灾害,有的水患非常严重,给古代的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存造成了极大危害。所以,治理水患也就成了一件至关重要的事。上古尧舜时代,经常闹洪灾,《孟子·滕文公上》描述当时的情形...
关键词:尧舜时代 洪涝灾害 水患 中华文明 治理 滕文公上 五谷不登 发展史 
陶寺古城与纪事文字
《洛阳考古》2022年第1期44-48,共5页蔡运章 
陶寺古城遗址分宫城和郭城两部分,总面积达280万平方米,即文献记载的尧都平阳。这里出土骨耜上的“辰”字和扁壶残片上的“文尧”两字,不但证明了尧舜时期已进入有文字记录的信史时代,而且还有力地证明了这座古城址就是尧都平阳故城。
关键词:陶寺遗址 尧舜时代 文字起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