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研究

作品数:57被引量:189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陈大为张强梁文权陶建生王艳萍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沈阳药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北方牧业》《中国药物与临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药物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动态表面张力在药剂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被引量:8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9年第1期27-34,共8页施晓虹 李佳璇 洪燕龙 赵立杰 冯怡 王优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503263);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16401902300);上海市卫计委中医药科技创新项目(ZYKC201603003)
动态表面张力(DST)是体现液体表面张力变化的一个物理量,是评价液体运动特性的关键物理属性之一,目前在工业、农业等领域已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从动态表面吸附、DST测定方法等方面详细介绍了DST;以表面活性剂溶液的DST为切入点,从液体的...
关键词:动态表面张力 动态吸附 表面活性剂 药物制剂 
纳米载药系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广东医学》2015年第14期2254-2257,共4页王忠磊 邓悦 岳新新 高岩 周磊 赖春花 田芳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81170998)
纳米粒是现代药剂学研究的热点,药物被分散、包封、吸附于聚合物粒子上,通过囊壁沥滤、渗透和扩散释放出来,也可通过基质本身的溶蚀释药。具有较高的包封率,能控制药物的释放,避免药物的降解或泄露以及良好的靶向性,可以静脉给药、口服...
关键词:纳米载药系统 纳米粒 药物靶向 纳米囊 药剂学研究 静脉给药 纳米给药系统 靶向作用 纳米载体 释药 
热熔挤出技术在药剂学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2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4年第4期437-443,共7页于宁 何承辉 黄伟 邢建国 刘宣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维吾尔药口服新制剂释药技术平台项目(PT1304)
热熔挤出技术是指将药物、增塑剂或聚合物等辅料在熔融状态下混合,以一定的压力、速度和形状挤出形成产品的技术。它结合固体分散体技术和机械制备的诸多优势,具有连续化操作、减少粉尘、挤出过程持续时间短、不使用有机溶剂和水、不需...
关键词:热熔挤出技术 难溶性药物 溶解度 掩味 稳定性 
药物新制剂与新剂型研发趋势及应用
《北方牧业》2011年第21期27-27,共1页周建平 
在现代理论指导下,应用现代技术制备的药物新剂型及制剂,可以完善和提高现有普通剂型及制剂的使用效果,通过适宜的给药方式可以实现以最小的剂量达到最佳的疗效。1总体分类根据现代药剂学研究领域中取得的主要成果,这些现代技术可以概括...
关键词:制剂技术 缓控释 研发趋势 总体分类 给药系统 药剂学研究 靶向制剂 现代理论 使用效果 向性 
靶向给药——药剂学研究的热点被引量:1
《基层医学论坛》2010年第16期563-565,共3页孙晓英 
常规剂型的药物经静脉、口服或局部注射后,药物分布于全身,真正到达靶区的药物量仅为给药量的小部分,而大部分药物在非靶区的分布不仅无治疗作用,还会带来毒副作用。因此,药物新剂型的开发已成为药剂学的一个方向,其中靶向给药系统(tar...
关键词:靶向给药系统 药剂学 药物分布 药物新剂型 常规剂型 治疗作用 毒副作用 drug 
靶向给药-药剂学研究的热点被引量:6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第22期2017-2020,共4页张三奇 连佳芳 
关键词:靶向给药 药剂学 药物载体 
药物动力学在中药缓释、控释和靶向制剂研究中的应用
《中药材》2005年第5期434-437,共4页黄山 郭立玮 
中药缓释、控释和靶向制剂是目前中药药剂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药物动力学方法在中药缓释、控释和靶向制剂研究中的应用情况,提示药物动力学的研究方法有助于中药制剂达到“三效”、“三小”的要求,实现中药制剂研究与生...
关键词:药物动力学 制剂研究 缓释 控释 药剂学研究 动力学方法 靶向制剂 应用情况 中药制剂 
蛋白多肽类药物鼻黏膜给药直接入脑途径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中国药物与临床》2005年第10期731-734,共4页朱文静 李范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371781)
关键词:蛋白多肽类药物 鼻黏膜给药 入脑 中枢神经系统 system 生物大分子 药剂学研究 BRAIN 生物技术 
丹皮酚复乳的药剂学研究被引量:4
《药学实践杂志》2003年第6期373-374,共2页汪国华 张文惠 陈剑 
目的:采用二步乳化法制备丹皮酚复乳。方法:对初乳、复乳的处方确定进行了筛选试验,并对复乳进 行了质量评定。结果表明:复乳为W/O/W型,乳滴粒径集中在20-30μm间,丹皮酚包裹率为81.65%。结 论:提高了药物的稳定性,同时为临床提供新的...
关键词:丹皮酚复乳 药剂学 制备 二步乳化法 药物稳定性 
中国药学会新剂型评价会议资料目录
《天津药学》1989年第4期52-53,共2页聂建国 
关键词:中国药学会 资料目录 滴丸剂 固态分散体 药物透皮吸收 制剂技术 膜剂 药剂学研究 黑膏药 渗透促进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