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音

作品数:241被引量:649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叶宝奎哈斯其木格周一民孟和吉雅饶丹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洛阳话里的“扁食”
《环球人文地理》2025年第1期108-108,共1页郭晔旻 @摄图网(图) 
洛阳是著名的古都,古时候的洛阳话,曾经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音辞篇》里就说:“榷而量之,独金陵与洛下耳。”这是把洛阳话看作黄河流域汉语方言的代表。南宋的陆游在《老学庵笔记》里也说:“中原,唯洛...
关键词:《老学庵笔记》 颜之推 南北朝时期 陆游 标准音 黄河流域 洛阳 
“女支书”扮靓红色村庄振兴路——记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金沟屯镇下营子村党总支书记白桂娟
《基层农技推广》2024年第9期148-150,共3页李兵 陈泓宇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HBCT2023100410、HBCT2023110201);河北省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专项
在燕山深处,有一个远近闻名的美丽村庄——下营子村。下营子村位于河北省滦平县金沟屯镇,是4A景区中药花海小镇所在地,全国普通话标准音采集地之一,全国首批红色美丽村庄试点项目村。走进下营子村,干净的柏油马路映衬着绿树青山、五颜...
关键词:党总支书记 河北省承德市 河北省滦平县 美丽村庄 柏油马路 下营子 金沟 标准音 
大晟钟 宋代的标准音
《中华遗产》2024年第6期12-12,共1页张琰敏 我是绿石(摄影) 
浙江省台州市的临海市博物馆,收藏着一件北宋大晟应钟。那是宋徽宗时期由“大晟”府铸造的宫廷乐器,仿造自当时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出土的春秋时期宋公戌钟,专用于演奏宫廷雅乐。两宋时期,复古思潮流行,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试图重建上古...
关键词:春秋时期 河南商丘 宋徽宗 两宋时期 礼乐制度 宫廷雅乐 复古思潮 大晟钟 
休宁方言词汇的追溯和探析(下)
《徽州社会科学》2023年第10期67-68,共2页钟海军 
“有音无字”造成休宁方言词的大量流失方言属口语,在交流的过程中,语音各地变异很大。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标准音,同一个词汇相隔几里地发音就会不同。又由于使用者多文盲,与文字完全脱节。娴熟于口的方言词汇,若需要落在纸上时,有的就...
关键词:方言词汇 标准音 休宁方言 有音无字 千年古镇 口语 本地人 
论常德丝弦《宝玉哭灵》与常德方言之关系
《文学艺术周刊》2023年第14期42-45,共4页李行 
常德方言,行腔柔美、婉转、诙谐,属于西南官话,俗称“小北京话”,是常德本土文化的重要根基,它以常德市武陵区口音为标准音。它的形成与历史上几次大规模“北民南迁”密切相关,这几次南迁带来的不仅是人口,同时也带来了不同的经济和文化...
关键词:常德方言 西南官话 标准音 常德丝弦 本土文化 常德市武陵区 宝玉哭灵 经济和文化 
普通话标准音的回顾、解析与展望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45-53,共9页汤云航 
普通话是汉语共同语、现代汉语标准语和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标准音“北京语音”历经了清末“国语”标准音“宜以京音为主”的提出,民国“国语”标准音“北平音系”的确立,到新中国“普通话”“北京语音”规范标准确定与法定推广普及。...
关键词:北京语音 标准音 回顾 解析 展望 
吉林:砌好安全管理“四面墙”
《国家电网》2023年第6期52-53,共2页庄淑英 
安全生产是民生大事,事关人民福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一丝一毫不能放松。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以强化安全管理基础、强化安全责任、强化安全风险管控、强化安全文化素养的“四个强化”为抓手,将“严的主基调”“实的标准音”“强的执...
关键词:安全文化素养 安全风险管控 民生大事 四个强化 执行力 强化安全管理 新格局 标准音 
陈巴尔虎土语与标准音元音系统声学比较研究
《内蒙古社会科学(蒙文版)》2023年第2期81-86,共6页梅花 
语言通解度与民族语言方言划分被引量:1
《南开语言学刊》2022年第2期10-18,共9页黄行 
国家社会基金重大课题“‘两个一百年’背景下的语言国情调查与语言规划研究”(21&ZD289)的阶段性成果。
我国汉语和民族语言方言划分传统上采用历史语言学和语言类型学的标准,通常未涉及语言通解度(intelligibility)这一变量。本报告简介世界少数民族语文研究院(SIL)运用词汇相似性(lexical similarity)和听辨通解度测试进行方言划分的方法...
关键词:语言通解度 词汇相似性 基础方言 标准音点 
北京音是如何成为标准音的?
《世界博览》2022年第18期68-71,共4页徐春伟 谢蓉蓉 远远(图) 
清末民初,经过30多年的争论,北京音逆袭上位,成为汉民族的共同语音。国语统一之前,中国长期处于“言文分离”的状态,即书面语与口语相脱离。文言文承担着全国乃至汉字文化圈的通用文字角色,而口语音是五花八门的。清朝末年,有识之士认...
关键词:汉字文化圈 识字率 文言文 标准音 书面语与口语 言文分离 国家富强 清朝末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