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调

作品数:86被引量:5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路成文沈传河蔡凌艾明范子烨更多>>
相关机构:湖北大学苏州大学郑州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别调孤行:晚清民国印人对元代押印的批评与接受
《西泠艺丛》2025年第1期79-86,共8页姜政旭 
盛行一时的元代押印随元朝覆灭而逐步湮没于印学史中,直至晚清民国时期才被印人重新发掘。文章通过梳理1840—1949年之间有关元代押印的印论、仿刻及辑录印谱情况后,发现此时印人对于元代押印的搜藏与仿刻活动日益频繁,并时常围绕其印...
关键词:元代押印 接受研究 晚清民国 印谱辑录 印学批评 
论花间别调李珣词中的女性形象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4年第12期128-130,共3页韩燕亭 张华敏 
李珣词被视为花间别调,其塑造了众多鲜明的女性形象,主要包括闺中思妇、南国劳动少女及女冠三种类型。在塑造这些女性形象时,李珣常以自身情感寄寓其中,不似花间词的脂粉气,而别有一番清新风味。
关键词:花间别调 李珣词 女性形象 思妇 女冠 
历史迭转中“同治中兴”诗歌的众声与别调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163-172,共10页孙启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清代诗史典型事件的文献考辑与研究”(项目编号:18ZDA255)的阶段性成果。
咸同时期,内忧外患的社会变局迫使士人乱极思治、危世图存。以治世为理想的士人援引历代治乱之道,属望中兴。诗人的中兴书写,以同治改元与同治三四年间江南克复两度达到高潮,被赋予了强烈的政治寓意:前一节点的中兴书写重在激励,以稳民...
关键词:中兴 咸同时期 太平天国 别调 
隐秘的角落——皮锡瑞日记存录诗词的“诗心”与“史心”
《中国诗学研究》2024年第1期213-224,共12页代金冶 马大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晚清民国旧体诗史”(21AZW012)阶段性成果
皮锡瑞日记中存录了大量未入集及有异文情况的诗词。通过日记与诗词集的对照阅读,即可发现皮锡瑞处理作品的差异化方式,是他在公开与私人空间里艺术趋尚的不同呈现。日记对创作场景的记录还原了文本生成的过程,可以看到艺术观念、信息...
关键词:皮锡瑞 《师伏堂日记》 审美别调 异文生成 隐微书写 
分化与精进:晚清民国时期的花间词学批评
《江淮论坛》2024年第2期90-97,共8页蒋昕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词学史上的唐宋词批评研究”(21FZWB06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历代词籍选本叙录、珍稀版本汇刊与文献数据库建设”(16ZDA179)。
中国古代第一部文人词总集《花间集》自问世以来就成为词人摹写的典范,词学史上对花间词的批评也一直是重点。晚清民国时期的花间词学批评呈现出分化与精进的特点。新旧两派词学家论析花间词的思想基础、认识立场、评价角度都存在明显差...
关键词:《花间集》 晚清民国 词学批评 温韦轩轾 “花间别调” 
别调与新境
《中国书法》2024年第2期23-24,共2页赵彦国 
刘海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也是一位著名的艺术家,书法其实是支撑他众多身份的文化底子,是他最真实的底色。中国美术馆策划这个展览,也是想通过对刘海粟全面素养的展现来反映他艺术人生的全貌,让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他艺术生命的源头...
关键词:中国美术馆 刘海粟 绘画创新 艺术人生 全面素养 书法 教育家 
花间别调:毛文锡词的艺术成就探析
《保定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44-50,共7页于广杰 
河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燕赵词史论”(SY2022054)的阶段成果。
毛文锡高才雅怀却身处乱世,不幸以《茶谱》和小词等文人“末技”留名后世。然毛文锡在词体始兴之时,自觉地将诗人之诗的传统带入到词中,深化了词的比兴寄托之意,丰富了词的题材和社会功能,形成了清丽疏越的词风,是花间词人中追求别调别...
关键词:毛文锡 《花间集》 词调 词律 
四维度判别调岗合理性
《复印报刊资料(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22年第6期95-101,共7页黄敏 
目前,针对法定调岗情形之外的企业单方调岗行为的合法性及其合理性判别因素,我国立法和理论界几乎没有规定和研究,这就造成了企业行使单方调岗权时具有一定的强势性。因此,为防止权利滥用,企业在行使单方调岗权时必须遵守合理性原则。...
关键词:权利滥用 调岗 合理性原则 合法性 四维度 单方 我国立法 四个维度 
重构明代诗史的思考与尝试——《明代复古的众声与别调》平议
《人文论丛》2022年第1期393-400,共8页魏宏远 徐佳慧 
收到《明代复古的众声与别调》一书,面对余来明教授洋洋洒洒近30万字的皇皇大著,感叹其用力之勤,思考之深,视域之阔。近年来,明代文学研究异常活跃,成果丰硕,明代诗史研究更是历史悠久,这样一个“熟题”,如何推陈出新,如何将历时性与共...
关键词:文学生态 别调 明诗 汉唐文化 外部研究 诗文复古 明代文学研究 历时性与共时性 
《花间集》里的边塞情结
《宜春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63-68,共6页沈传河 刘睿 
《花间集》里的主流作品无疑是那些依红偎翠、风流恻艳的词作,但同时也应看到,《花间集》中的词作是多种多样的,“主调”之外还有诸多“别调”,而边塞词就是其中重要的“花间别调”之一。在《花间集》的边塞空间中,交织着诸多意蕴、情...
关键词:《花间集》 “花间别调” 边塞情结 征人思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