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尔布特

作品数:102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李丹慧范昀段宇宏林鹏周志平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吉林师院《凤凰周刊》编辑部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红色高棉残存的纸币
《江苏钱币》2017年第2期68-71,共4页沈通 
一般来讲主权国家都会发行自己国家的货币或使用其他国家货币,例如;亚洲的巴勒斯坦使用以色列谢克尔、约旦第纳尔,欧洲的列支敦士原使用端士法郎、现使用欧元,大洋洲密克罗尼西亚使用美元,这些国家没有自己国家的货币,而使用别国的货币...
关键词:民主共和国 红色高棉 波尔布特 柬埔寨共产党 
探访吴哥窟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6年第11期61-62,共2页顾之川 
在我的青少年时代,柬埔寨可是个留在记忆深处的国家,虽然常为记不住外国人那一长串名字而懊恼,但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朗诺·斯里马达,以及波尔布特、宾努亲王、乔森潘等等,可都是耳熟能详的名字。有一次在达园宾馆(圆明园的一部分...
关键词:波尔布特 乔森潘 罗敦 宾努 西哈努克 达园 朗诺 吴哥王朝 小吴哥 暹粒 
埋雷战士的救赎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16年第9期83-88,共6页黄雪琴 
触摸到地雷的那一刻,A ki R a就知道自己将一生与之纠缠,但没想到的是,在前20年,处于战争时期的他“每个月埋4000到5000枚地雷,埋得到处都是”;后20年,良知敲门,他以排雷的方式赎罪,“排雷的一些地方,就是我以前埋雷的区域。”没有先进...
关键词:自我救赎 平民百姓 波尔布特 柬埔寨人 受苦受难 平淡如水 问过 次见 活着 不知道 
盲目铲除私有制的教训
《理论参考》2016年第5期46-47,共2页王宪斌 
毛泽东时代认为私有制和私有观念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必欲彻底、干净、全部消灭之。他从来没有认识到私有制和私有观念还是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建国60多年的历史证明,只要放宽政策,让私有制有所发展,多难的中国就可...
关键词:毛泽东时代 七千人大会 放宽政策 日至 农业学大寨 国民经济总产值 干部特殊化 波尔布特 强迫命令 五风 
身为独裁者的孩子是什么感觉
《情感读本》2016年第3X期32-33,共2页刘半甜 
虽然所有幸福的孩子都是一样的,但是一代枭雄的孩子则各有各的不幸。一个孩子的父亲是墨索里尼,波尔布特,或者卡扎菲这样的独裁者是什么样的感觉?答案是,虽然所有幸福的孩子都是一样的,但是一代枭雄的孩子则各有各的不幸。不幸的孩子各...
关键词:一代枭雄 墨索里尼 卡扎菲 波尔布特 齐奥塞斯库 埃达 尼托 斯维特 索里 二战时期 
身为独裁者的孩子是什么感觉
《中外文摘》2016年第3期16-17,共2页刘半甜 
一个孩子的父亲是墨索里尼,波尔布特,或者卡扎菲这样的独裁者是什么样的感觉?答案是,虽然所有幸福的孩子都是一样的,但是一代枭雄的孩子则各有各的不幸。
关键词:独裁者 孩子 感觉 墨索里尼 波尔布特 卡扎菲 不幸 
借喻和借代修辞格例谈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2016年第1期132-133,共2页徐礼诚 陈玮玮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写作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子课题“高考作文教学研究”(中语课字〔2014〕第01-123004号)
借喻和借代是在阅读和写作中常见、常用的修辞手法,二者的巧妙运用都能够收到突出特点、描述生动的表达效果。然而在高中阶段,日常语文教学没有可能对借喻、借代等修辞手法进行专题讲练,等到进入高考复习阶段开始对辞格进行专训后,一方...
关键词:准确辨别 高考复习 文化知识 语用意识 尤凤伟 朱东润 波尔布特 比喻义 阅读快感 喻词 
红色高棉“第一夫人”至死不认错
《晚报文萃》2016年第1期20-21,共2页姜琨 
英蒂利被控犯有灭绝种族罪和危害人类罪,但在3年前以"不具备接受庭审能力"为由获释。当时,她无法长时间站立,也不太能理解法官的问话。疾病让特别法庭对英蒂利的审判一拖再拖。2015年8月22日,英蒂利去世,至死否认对自己的一切指控。...
关键词:蒂利 危害人类罪 灭绝种族罪 柬埔寨人 波尔布特 西哈努克 农谢 乔森潘 社会事务部 朗诺 
卡斯特罗的女儿 希特勒的儿子 身为独裁者的孩子是什么感觉
《世界博览》2015年第22期60-61,共2页刘半甜 
有些独裁者的后代是相当正常的人,而另一些则是神经病。一个孩子的父亲是墨索里尼,波尔布特,或者卡扎菲这样的独裁者是什么样的感觉?答案是,虽然所有幸福的孩子都是一样的,但是一代枭雄的孩子则各有各的不幸。不幸的孩子各有各的不幸...
关键词:墨索里尼 卡斯特罗 卡扎菲 一代枭雄 波尔布特 二战时期 菲德尔 罗马诺 埃达 齐奥塞斯库 
近与远——吉狄马加文学附记
《西部(新文学)(上)》2015年第4期164-168,共5页赫尔穆特·A·聂德乐 胡丹 
读吉狄马加的诗歌和杂文,便如同坐着著名的东方飞毯,既可飞向近处,亦可飞往远方。乍看上去,人们不禁要问:这难道不矛盾吗?近难道不是远的反义吗?若将近和远看作对立的两极,则这一怀疑无疑是合理的。在一个神秘主义者看来,一加一可以...
关键词:吉狄马加 飞毯 不等于 文学世界 波尔布特 艾青 历史进程 精神生活 科幻小说 尤努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