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词

作品数:690被引量:445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李胜梅肖模艳周敏张培成施晖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昌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汉英“腮(cheek)”隐喻词簇异同及其体认语言学—文化脚本理据考辨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34-52,124,共20页林玲 孙毅 
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生态文明话语体系构建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3KY0595)阶段性研究成果。
从本质上说,隐喻是一种认知和思维方式,是从一个认知域向另一个认知域的结构映射,即从“源域”向“靶域”的单向系统投射,是人类认知世界万象的主要工具。身体是人类感知世界、认识世界进而把握世界的起点和基础,是隐喻映射的常备源域,...
关键词:认知隐喻 腮/cheek隐喻 汉英对比 体认语言学 文化脚本 
“循章就法”探语用
《广东教育(高中版)》2025年第1期13-16,共4页陈芸 
语言文字运用,向来被称为高考命题的“试验田”。语言文字运用板块取材范围宽广,知识点繁多,命题样式丰富,命题专家往往力求在此推陈出新。就近几年的命题来看,从客观题到主观题,从图文转换、标点符号、句式变换,到修辞赏析、词语表现...
关键词:高考命题 语言文字运用 图文转换 取材范围 比喻词 创新题型 句式变换 主观题 
一起说说比喻句
《快乐语文》2024年第33期35-35,共1页
一、什么是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二、比喻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1.本体:被比方的事物;2.喻体:用来作比方的事物;3.比喻词:...
关键词:打比方 比喻词 比喻句 三个要素 
文本叙事的隐喻之路——论蒋杏中篇小说集《清莲图》之艺术表现
《长江文艺评论》2024年第5期103-109,共7页桑大鹏 柯铃铃 
比喻,作为语言的修辞技术,学界总结有十余种。本文略提数种: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回环比喻等等。今单说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技术,在语言表达式中本体、喻词、喻体都出现:你(本体)是(喻词)灯塔(喻体)。喻词是“是”“成为”“正如”等...
关键词:语言表达式 喻词 喻体 明喻 博喻 暗喻 借喻 回环 
汉英“肩(shoulder)”隐喻词簇异同及其体认语言学——文化脚本理据阐发被引量:1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165-178,共14页孙毅 朱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隐喻学视域中多语种通用辞格认知研究”(21BYY001)。
“肩(shoulder)”是重要的人体支撑结构,以此为源域所聚成的隐喻表达广泛而多元地存在于汉英语言之中。文章利用CCL和COCA语料库,穷尽性提取涉及“肩(shoulder)”隐喻性词簇的语料,同时以体认语言学为理论依据,结合文化脚本进行跨语言...
关键词:“肩(shoulder)”隐喻 汉英对比 体认语言学 文化脚本 
巧用修辞出美文
《作文成功之路》2024年第28期77-79,共3页茅佳惠 
修辞是运用特定的语言技巧和表达手法来增强作品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能丰富作文的表达方式,使文字更加生动、形象,让读者产生情感共鸣。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可以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性,提升...
关键词:情感共鸣 打比方 语言技巧 比喻词 表达手法 比喻修辞 巧用修辞 艺术性 
食玉 爱它,吃它,成为它
《中华遗产》2024年第2期128-135,共8页吴风 
成语“锦衣玉食”,绝非一个比喻词,而是实有其事。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修道求仙的“有心人”,以金玉为食,掀起食玉狂潮。这种不可思议的“怪癖”背后,藏着怎样的隐秘心思与时代隐忧?北魏孝文帝时期,蓝田(今陕西西安蓝田县)郊外古墓。一...
关键词:北魏孝文帝 古玉器 比喻词 食玉 魏晋南北朝时期 陕西西安 蓝田县 
如何写出生动的拟人句
《好作文》2024年第1期66-67,共2页杨春霞 
拟人,是将非人类的事物赋予人的思想、动作、行为、情感、心理活动等,也就是说,将非人类的事物拟人化。在小学作文写作中,运用拟人句称得上是一种很有效、很有趣,富有创造力的方式。文章中,成功的拟人句,能让语言“锦上添花”。一、什...
关键词:拟人句 作文写作 比喻词 拟人化 心理活动 锦上添花 比喻句 人的思想 
汉英“肠”(intestine)隐喻词簇异同及其具身体认-文化脚本理据阐发
《惠州学院学报》2023年第5期1-9,共9页孙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BYY001)。
当代隐喻学主张身体是人类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的起点和基础,以此产生的人体隐喻贯穿着人类认知构建的始终。以“肠”为源域的隐喻在汉英两种语言中均广泛存在。从认知隐喻角度研究汉英语言对“肠”(intestine)隐喻意象的异同,意义尤为...
关键词:认知隐喻 “肠” 隐喻 汉英对比 具身认知 文化脚本 理据 
汉英“胃(stomach)”隐喻词簇异同及其体认语言学——文化脚本理据阐发被引量:1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30-39,共10页孙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隐喻学视域中多语种通用辞格认知研究”(21BYY001)。
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探索世界的一大核心手段,其核心运行原则是“现实—认知—语言”。隐喻享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人类对隐喻领域的研究也层出不穷,涵盖方面包罗万象。身体是我们与外部世界连接的主要站点,有了身体,才有了自我...
关键词:认知隐喻 胃隐喻 体认语言学 文化脚本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