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茶树

作品数:315被引量:747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宋维希汪云刚刘本英段志芬马玲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贵州大学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贵州省科技厅农业攻关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福建茶叶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大佑山野生茶树资源生物学特性调查
《福建茶叶》2020年第5期11-12,共2页徐堂起 
通过大佑山野生茶资源及其生物学特性调查,掌握大佑山野生茶资源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相关数据,提出做好野生茶园保护区的保存有关措施,并对其进行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关键词:野生茶资源 特性调查 开发建议 
云南野生茶树地理分布与保护策略研究被引量:2
《福建茶叶》2016年第9期23-24,共2页尚敏 李森林 
2015年度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抚仙湖生态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功能构建(2015Y412)课题
云南是茶树的起源地,有种类繁多、地理分布广泛的野生茶树资源,这些野生茶树在长期的生态协同进化过程中,呈现丰富多样的特质,具有抗逆性强、生化成分特异的特质,属于不可多得的遗传资源,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和保护价值。野生茶树具有巨...
关键词:云南野生茶树 地理分布 保护策略 
历史上福建港口的茶贸之路被引量:2
《福建茶叶》2015年第6期48-52,共5页郑廼辉 高香凤 江铃 
福建省科协"新常态背景下的福建省茶产业发展战略思路"(项目编号FJKX-ZD1501)的资助项目
茶叶从“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记载开始,我国发现利用野生茶树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在漫长的几千年历史进程中,我国的种茶、制茶技术,以及饮茶技艺不断发展,逐渐普及,并向外传播.世界各国的种茶、制茶、饮茶技艺都...
关键词:历史进程 茶叶 港口 福建 制茶技术 野生茶树 种茶 技艺 
广西金秀野生茶树的形态学特征研究被引量:10
《福建茶叶》2014年第1期14-21,共8页黄亚辉 卢政通 吴春兰 李奇英 赖幸菲 赵文芳 袁思思 
金秀野生茶树树型有乔木、小乔木和灌木3种(见表2),其中六巷茶树为乔木或小乔木树型,白牛和圣堂山茶树为乔木树型,共和、六段、杨柳屯和东温茶树为灌木树型。树姿多为半开张,只有圣堂山和生长在八角林中的白牛野生茶树树姿为直立...
关键词:野生茶树 形态学特征 广西  小乔木 灌木型 江华苦茶 树型 
福建现存野生茶树群落分布被引量:8
《福建茶叶》2013年第3期21-26,共6页吕宁 周玉璠 冯廷佺 
本文根据当代茶叶科技工作者的调查研究成果,简述福建省这个茶树物种起源演化区域,历史上许多地方的原始森林中曾有高大的乔木型的野生大茶树,后引为人工栽培。福建茶区对山地和山林开发利用较早、较充分,随着栽培品种的选育丰富,森林...
关键词:野生茶树 分布 特征 生化 
趣说茶具
《福建茶叶》2012年第4期54-54,共1页李德富 
说及茶具,名堂很多。广而言之,茶具可包罗采茶、制茶、储茶、烹煮、冲泡和品饮之器具。古文献中称茶具为茶器。本文侧重于品饮类茶具。 最早并没茶具一说。远古的先祖发现野生茶树,是从药用开始的,先是采集鲜叶烹煮羹汤而食,因此...
关键词:茶具 野生茶树 合二为一 古代陶瓷 中国人 古文献 沈从文 南方人 
台湾茶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之分析被引量:6
《福建茶叶》2005年第3期36-37,共2页管曦 
关键词:台湾北部 发展趋势 现状 茶业 茶树生长 茶叶栽培 史书记载 种植技术 野生茶树 
宁德市陆续发现茶的野生资源被引量:2
《福建茶叶》1994年第3期8-10,共3页周玉璠 吴洪新 阮克錞 吕泉达 陈年赐 
本文记述了闽东茶区宁德市的部分至今幸存的稀有野生茶资源状况,观察记载了梅鹤姑娘坪的门头厂、乌坑和八都镇洋头村大车坪等多种“苦茶”的生物学性状;同时介绍了产地自然环境条件;提出了保护利用野生茶资源的建议意见。为今后深入...
关键词:野生茶树 资源调查 宁德 
连城野生树茶调查被引量:3
《福建茶叶》1990年第1期14-16,51,共3页黄征槐 詹梓金 
连城县发现野生茶树较早,1963年张天福同志曾在该县的罗坊和塘前作过调查,但具体资料未见报道。1983年连城县展开了果茶资源调查工作,在县境内多处山地发现野生茶树,1987—89年我们对此项资源作了具体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
关键词:野生茶树 连城 资源调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