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格曼

作品数:470被引量:373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潘汝卢红阳赵然白雪梅田卉群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电影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创伤与救赎:英格玛·伯格曼导演的创伤叙事
《电影文学》2025年第6期83-87,共5页陈南飞 
英格玛·伯格曼执导的电影具有鲜明的创伤叙事特征。通过长镜头、特写、背景音乐、对话等电影语言,创伤叙事得到了影像呈现,观众可加深对创伤记忆的理解。电影中无论是对亲情的探索、对爱情的执念还是对宗教信仰的怀疑,都体现了创伤叙...
关键词:英格玛·伯格曼 创伤记忆 创伤叙事 
当代电影文化学的“列维纳斯哲学分析法”
《电影文学》2025年第1期32-38,共7页姜彦维 
本文致力于以列维纳斯的核心理念为典范,搭建起“当代电影文化研究”“经典人文学理论”与“电影人文系统的科学发展”三者之间的桥梁,并视列维纳斯的哲学探索为融合“当代性”与“未来性”的坚实理论基础。列维纳斯对“他者”的强调与...
关键词:现代电影人文学 电影哲学 列维纳斯 贝拉塔尔 伯格曼 
英格玛·伯格曼电影的主观化倾向
《电影文学》2021年第20期110-112,共3页尹耀东 赵佳瑞 
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项目编号:J2020276)。
英格玛·伯格曼是瑞典国宝级的导演,从《处女泉》到《秋日奏鸣曲》,伯格曼均以主观化、内倾性的视听语言处理这些不同的题材,呈现出了存在的真实形态,并以其深刻性与普世性建构着自身的力量。伯格曼作品之深奥在于它牵连着整个西方文化...
关键词:英格玛·伯格曼 视听 神命论 理性与身份 
伯格曼电影中的虚无主义症结探究
《电影文学》2021年第4期89-91,共3页田曲平 
在艺术电影代表人物伯格曼的电影中,都可以发现存在主义的影子。这反映出伯格曼对人类社会中虚无主义的关照,在电影中具体表现形式大致可分为三类:虚无主义的虚无主义,作为爱的缺失的虚无主义以及虚拟信仰的虚无主义。在电影艺术所允许...
关键词:伯格曼 虚无主义 叙事 生存 信仰 
伯格曼:人性的救赎和回归
《电影文学》2020年第16期69-74,共6页江月英 吴曼芳 
把伯格曼的所有影片看作一个轮回,以童年视角为起点又以童年视角为终点,也许这是导演本人也未意识到的。伯格曼的第一部影片《折磨》抨击了教育制度对童年的限制和扭曲,而最后一部影片《芬尼与亚历山大》是对童年的拯救。他的每部作品...
关键词:存在主义 造型主义 现实主义 
伯格曼电影表达和戏剧经验的关系探研
《电影文学》2016年第2期66-68,共3页徐江 
大师英格玛·伯格曼的电影和戏剧创作都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对于伯格曼的艺术创作产生了什么作用、有什么样的关系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通过分析发现,伯格曼的电影呈现和戏剧经验之间可谓是互为表里。戏剧创作是...
关键词:伯格曼 电影 戏剧 
《呼喊与细语》中导演伯格曼的人性呼唤被引量:1
《电影文学》2012年第7期109-110,共2页赵清 
《呼喊与细语》是由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拍摄的、在1972年上映的电影,这部电影作为70年代伯格曼电影的典型代表,在其一生的电影生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电影通过对四个女性角色的多维度刻画,将人性的困惑与渴望展露无遗。电影延续了...
关键词:英格玛·伯格曼 《呼喊与细语》 人性 
《芬妮与亚历山大》映射导演的女性关怀
《电影文学》2012年第5期125-126,共2页赵清 
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是世界电影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为世界电影的文明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宗教、人性、舞台剧的关注是英格玛·伯格曼最擅长的题材,1982年上映的电影《芬妮与亚历山大》是英格玛·伯格曼以编剧和导演的...
关键词:英格玛·伯格曼 《芬妮与亚历山大》 女性关怀 
论英格玛·伯格曼的《秋天奏鸣曲》
《电影文学》2010年第23期154-155,共2页昌利萍 
尽管英格玛·伯格曼执导的很多影片都得到了评论界热烈的赞扬和广泛的讨论,但是仍然没有影评人对《秋天奏鸣曲》(1977)进行详尽的阐释.本文试图通过论述英格玛·伯格曼《秋天奏鸣曲》中音乐的结构来改变这种不平衡的现状.在通常情况下...
关键词:音乐 《秋天奏鸣曲》 电影 
浅谈侯麦、伯格曼和塔尔可夫斯基的特写镜头被引量:2
《电影文学》2010年第17期35-36,共2页郑海标 
本文对候麦、伯格曼和塔尔可夫斯基三位欧洲电影大师同时代的三部影片进行了分析,对比了《克拉之膝》《呼喊与低语》和《镜子》中对特写镜头的不同审美态度和处理方式,进而提出特写镜头在不同的艺术家手中呈现出的审美功能的差别,以...
关键词:特写 候麦 伯格曼 塔尔可夫斯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