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法侵害

作品数:1153被引量:860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张理恒张宝陈兴良杨文革王世洲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正当防卫中不法侵害的识别被引量:4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113-120,共8页孙本雄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资助项目(21CFX069);北京理工大学青年教师学术启动计划项目。
不法侵害的识别与防卫权的设置初衷密切相关,应从保护公民合法权利的宗旨出发识别不法侵害。作为防卫权发动的前提,不法侵害的识别应以法益侵害为基础,以对权利的蔑视为依托,以维护社会团结为限度。即应以法益侵害为认识起点,借助权利...
关键词:不法侵害 正当防卫 防卫权 权利蔑视 法益侵害 
论不法侵害的开始:反击性防卫权与预防性防卫权二元论被引量:3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22年第6期133-145,共13页高艳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网络时代的社会治理与刑法体系的理论创新”(项目号20&ZD19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通说以实行行为为基础判断不法侵害,未注意到法官事后定罪的对象有别于防卫对象,不当限制了防卫权限。防卫人判断不法侵害的危险程度时,不能只依据客观行为,也要考虑行为人的因素,即侵害者的人身危险性。如果考虑初犯可能性,则侵害人开...
关键词:实行行为 预备行为 犯意表示 行凶 初犯可能性 
正当防卫认定:理性悖论与经验判断——以昆山“龙哥”案为视角被引量:1
《刑事法评论》2022年第1期205-227,共23页彭文华 傅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网络时代的社会治理与刑法体系的理论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ZD199)的阶段性成果
正当防卫的认定,需要注重客观、理性分析,更应重视主体因素和经验判断。根据对不法侵害人及其侵害方式、不法侵害对象状况以及行为时的情境的判断,刘海龙的不法侵害行为属于《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的“行凶”。在激烈的持续性打斗中,...
关键词:正当防卫 不法侵害 防卫行为 正当防卫限度 
正当防卫的不法侵害:从行为危险到人身危险被引量: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59-71,共13页高艳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网络时代的社会治理与刑法体系的理论创新”(20&ZD199);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基地浙江大学公法研究中心“法治理论的地方实践”(21&FXH19)的研究成果。
近几年中国发生的正当防卫案件,已经改变了不法侵害的内涵。通说用具体行为界定不法侵害,没有注意到防卫人首先面对的是危险的人,大大限制了公民的防卫权。扩大防卫权的财物挽回说、一体化防卫行为说等观点,均没有突破行为说的限制,很...
关键词:正当防卫 人身危险性 事后防卫 再犯可能性 秩序维护权 
《正当防卫指导意见》中的程序问题评析被引量:1
《河北法学》2022年第2期81-97,共17页杨文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正当防卫的证明问题研究”(19BFX093)阶段性成果。
《正当防卫指导意见》中关于程序问题的若干规范对于正确办理涉正当防卫案件意义重大。侦查机关在取证工作中,应当着重注意对于能够证明不法侵害行为存在证据的及时收集。公检法机关在依法公正处理涉正当防卫案件时,尤其应当认真听取辩...
关键词:正当防卫 不法侵害 涉正当防卫案件 《正当防卫指导意见》 释法析理 
依法适用正当防卫与扭送
《人民论坛》2021年第12期87-89,共3页杨文革 
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正当防卫的证明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9BFX093)阶段性成果。
作为法律赋予公民同犯罪作斗争的两项重要权利,正当防卫和扭送的共性体现在,都是行为人在紧迫状态下所采取的正当合法的暴力行为,均不应超过必要限度,且所面对的情形都必须清楚无误。但二者的目的、对象以及可造成的损害结果均有重大差...
关键词:正当防卫 扭送 不法侵害 现行犯 在逃犯 
论正当防卫中的不法侵害
《铜陵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71-76,共6页蒋涛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研究”(14AZD135)。
正当防卫制度是我国刑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刑法》第20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关键词:正当防卫 不法侵害 限度 防卫过当 
“保全错误损害赔偿责任”裁判规则解析
《判解研究》2019年第3期99-111,共13页刘廷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专项项目“平等公正核心价值观融入产权保护立法研究”(项目编号18VHJ007)资助。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5条,保全申请人应当赔偿因错误申请而给被申请人造成的损失。原因在于,申请被认定为错误时,因错误申请而采取的保全措施明显缺乏正当性,因此而给被申请人权利造成的限制可以视为不法侵害。
关键词:被申请人 不法侵害 保全措施 《民事诉讼法》 保全申请 损害赔偿责任 正当性 错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